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电化教育论文--计算机化教学论文

高中自然地理微课设计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绪论第8-12页
    1.1 研究背景第8页
    1.2 研究现状第8-10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8-9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9-10页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0页
        1.3.1 研究内容第10页
        1.3.2 研究方法第10页
    1.4 研究意义第10-12页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第12-17页
    2.1 微课概念的界定第12-14页
        2.1.1 微视频第12页
        2.1.2 微课第12页
        2.1.3 微课程第12-13页
        2.1.4 微视频、微课、微课程的关系第13-14页
    2.2 高中自然地理微课的意义第14-15页
    2.3 高中自然地理微课的分类第15页
    2.4 理论基础第15-17页
        2.4.1 终身学习第15-16页
        2.4.2 建构主义第16页
        2.4.3 认知负荷理论第16-17页
3 高中自然地理微课发展现状分析第17-30页
    3.1 研究设计第17-21页
        3.1.1 研究对象的选取第17-19页
        3.1.2 内容分析维度的确立第19-20页
        3.1.3 信度的检验与保证第20-21页
    3.2 数据分析与处理第21-28页
        3.2.1 总体概况第21-22页
        3.2.2 教育维度第22-26页
        3.2.3 技术维度第26-28页
    3.3 高中自然地理微课总体发展现状第28-30页
        3.3.1 特点第28页
        3.3.2 不足之处第28-30页
4 高中自然地理微课设计策略第30-35页
    4.1 设计原则第30-31页
        4.1.1 微型化原则第30页
        4.1.2 结构完整性原则第30页
        4.1.3 以学生为中心原则第30页
        4.1.4 突出自然地理学科特点原则第30-31页
    4.2 设计流程第31页
    4.3 主要设计流程策略第31-35页
        4.3.1 选题策略第31-32页
        4.3.2 前期分析策略第32页
        4.3.3 微课要素设计策略第32-33页
        4.3.4 微课制作及处理策略第33-35页
5 高中自然地理微课案例设计第35-47页
    5.1 陈述性类微课设计第35-38页
    5.2 程序性类微课设计第38-42页
    5.3 策略性类微课设计第42-47页
6 结语第47-49页
    6.1 结论第47页
    6.2 不足第47-49页
参考文献第49-51页
致谢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学低年级语文书写教学的实践与思考--以广州市海珠区逸景第一小学为例
下一篇:我国有限合伙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法律监管体系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