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汉语听力课教学策略的分析与研究--以《汉语听力教程》第一册为例
摘要 | 第4-5页 |
英文摘要 | 第5页 |
目录 | 第6-8页 |
1 引言 | 第8-13页 |
1.1 选题意义 | 第8页 |
1.2 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1.2.1 关于对外汉语听力障碍的研究 | 第8-9页 |
1.2.2 关于对外汉语听力教材编排的研究 | 第9-10页 |
1.2.3 对外汉语听力课教学策略的研究 | 第10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1.4 研究理论 | 第11-13页 |
1.4.1 图式理论 | 第11-12页 |
1.4.2 功能主义语言学 | 第12-13页 |
2 《汉语听力教程》第一册内容分析 | 第13-21页 |
2.1 教材整体感知 | 第13-14页 |
2.2 语音语调部分内容分析 | 第14-18页 |
2.2.1 声韵母 | 第14-15页 |
2.2.2 声调 | 第15-17页 |
2.2.3 重音 | 第17-18页 |
2.3 听力理解部分内容分析 | 第18-21页 |
2.3.1 听后选择 | 第18-19页 |
2.3.2 听后判断 | 第19页 |
2.3.3 听后写 | 第19-20页 |
2.3.4 听后说 | 第20-21页 |
3 留学生听力障碍分析 | 第21-29页 |
3.1 不同题型中的听力障碍分析 | 第21-26页 |
3.1.1 语音语调方面的听力障碍 | 第21-23页 |
3.1.2 听力理解方面的听力障碍 | 第23-26页 |
3.2 不同语种的障碍分析 | 第26-29页 |
3.2.1 韩国学生的听力障碍 | 第26-27页 |
3.2.2 中东学生的听力障碍 | 第27页 |
3.2.3 东南亚学生的听力障碍 | 第27-28页 |
3.2.4 欧美学生的听力障碍 | 第28-29页 |
4 教学策略 | 第29-35页 |
4.1 不同题型的教学策略 | 第29-31页 |
4.1.1 语音语调练习的教学策略 | 第29-30页 |
4.1.2 听力理解练习的教学策略 | 第30-31页 |
4.2 不同阶段的教学策略 | 第31-33页 |
4.2.1 课前准备阶段 | 第31页 |
4.2.2 课中操练阶段 | 第31-33页 |
4.2.3 课后巩固阶段 | 第33页 |
4.3 增强课堂趣味性的教学策略 | 第33-35页 |
4.3.1 绕口令 | 第33-34页 |
4.3.2 听歌填词 | 第34-35页 |
5 教案设计 | 第35-38页 |
6 结语 | 第38-39页 |
致谢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3页 |
附录一 | 第43-47页 |
附录二 | 第47-49页 |
附录三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