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语法论文--近代、现代语法论文

现代汉语言说名词外壳化用法研究

附表第5-6页
论文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3页
    1.1 本文的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第12-13页
    1.2 相关研究综述第13-21页
        1.2.1 从言语行为理论谈起第13-14页
        1.2.2 Schmid的外壳名词理论及其对言说类外壳名词的研究第14-17页
        1.2.3 现代汉语言说名词研究第17-18页
        1.2.4 言说名词与抽象名词第18-19页
        1.2.5 与言说名词相关的言说动词研究第19-21页
    1.3 本文的研究范围及语料说明第21-22页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价值第22-23页
第二章 言说名词概说第23-35页
    2.1 言说名词的界定第23-28页
        2.2.1 指称行为过程第23-25页
        2.1.2 指称行为结果第25-26页
        2.1.3 言说名词的分类第26-28页
    2.2 言说名词词表的确定第28-32页
        2.2.1 言说名词的检索第28页
        2.2.2 言说名词的筛选第28-29页
        2.2.3 言说名词词表第29-31页
        2.2.4 “话”类言说名词短语第31-32页
    2.3 言说名词的基本句法分布第32-35页
        2.3.1 动词宾语第32-33页
        2.3.2 介词宾语第33-34页
        2.3.3 主语第34页
        2.3.4 单独成句第34-35页
第三章 言说名词的外壳化用法第35-50页
    3.1 言说名词充当外壳的语义基础第35-36页
    3.2 外壳、内含与外壳化用法第36-37页
    3.3 言说名词外壳化用法的三大基本功能第37-43页
        3.3.1 言语行为打包功能第39-40页
        3.3.2 语力描述功能第40-41页
        3.3.3 言语行为串联功能第41-43页
    3.4 言说名词描述语力的独特性第43-50页
        3.4.1 语力显示功能与语力描述功能第43-45页
        3.4.2 言说动词与言说名词描述语力的不同第45-50页
第四章 言说名词外壳化用法的分类第50-65页
    4.1 分类标准一:外壳使用者的指向方式第50-51页
        4.1.1 自向指第50-51页
        4.1.2 他向指第51页
    4.2 分类标准二:外壳与内含的分布方式第51-57页
        4.2.1 预先指第52-53页
        4.2.2 回溯指第53-55页
        4.2.3 独立指第55-57页
    4.3 分类标准三:原始行为进入会话的方式第57-62页
        4.3.1 呈现指第57-58页
        4.3.2 再现指第58-60页
        4.3.3 概括指第60-62页
    4.4 言说名词外壳化用法分类小结第62-65页
第五章 言说名词外壳化用法的语用策略第65-85页
    5.1 基于自向指的明示策略第65-70页
        5.1.1 主动明示与被动明示第66-69页
        5.1.2 真实意图明示与择定意图明示第69-70页
    5.2 基于他向指的评价策略第70-77页
        5.2.1 直意评价与曲意评价第72-74页
        5.2.2 一致性评价与反驳性评价第74-77页
    5.3 基于预先指的外壳话题化策略第77-81页
        5.3.1 自向预先指中的话题探询第78-80页
        5.3.2 他向预先指中的话题引导第80-81页
    5.4 基于内含表现形式的信息选择性传递策略第81-85页
        5.4.1 使用不同的转述方式第82-83页
        5.4.2 强调内含的某一部分第83-85页
第六章 小结和余论第85-87页
    6.1 本文的研究意义和主要结论第85-86页
    6.2 本文的不足之处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第86-87页
参考文献第87-91页
后记第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介语理论对英语教师专业素质构建的启示--以贵州中小学英语教师素质现状调查为案例
下一篇:试析陈述相邻对的基本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