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演示实验的改进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一 绪论 | 第8-16页 |
(一)研究的背景 | 第8-9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三)研究的目的 | 第11页 |
(四)研究的意义 | 第11-13页 |
(五)研究的内容 | 第13页 |
(六)研究的方法 | 第13-16页 |
1 文献研究法 | 第13页 |
2 调查法 | 第13-14页 |
3 分析法 | 第14页 |
4 案例法 | 第14-16页 |
二 高中化学演示实验及相关理论 | 第16-22页 |
(一)高中化学演示实验 | 第16页 |
(二)高中化学演示实验类型 | 第16-17页 |
1 高中化学实验按照内容分类 | 第16页 |
2 高中化学实验按照教学形式分类 | 第16-17页 |
3 高中化学实验在认识中的作用分类 | 第17页 |
(三)高中化学演示实验改进原则 | 第17-18页 |
1 科学性原则 | 第17页 |
2 简约型原则 | 第17页 |
3 安全性原则 | 第17-18页 |
4 成功性原则 | 第18页 |
5 趣味性原则 | 第18页 |
(四)人教版课本上的化学实验 | 第18页 |
(五)高中化学新课程对化学的呈现形式 | 第18-22页 |
1 化学实验内容的生活化 | 第19页 |
2 化学实验的探究化 | 第19-20页 |
3 化学实验的现代化 | 第20页 |
4 化学实验的人性化 | 第20页 |
5 化学实验的绿色化 | 第20-22页 |
三 高中化学演示实验的调查研究分析 | 第22-28页 |
(一)调查研究分析 | 第22-26页 |
1 调查问卷的设计 | 第22-23页 |
2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 第23页 |
3 调查问卷的分析 | 第23-26页 |
(二)改进演示实验在化学实验教学法中的现状分析 | 第26-28页 |
四 高考卷[Ⅰ]对实验的要求 | 第28-40页 |
(一)化学实验在高考中的地位 | 第28-31页 |
(二)高考题中实验部分举例分析 | 第31-40页 |
五 人教版几个演示实验的改进方案 | 第40-56页 |
(一)氢氧化亚铁的制备 | 第40-47页 |
1 课本实验内容 | 第40-41页 |
2 氢氧化亚铁沉淀的制备的改进方向 | 第41页 |
3 高中化学实验氢氧化亚铁的制备的改进方案 | 第41-46页 |
4 氢氧化亚铁的制备改进实验的收获 | 第46-47页 |
(二)铜与浓硫酸的反应 | 第47-51页 |
1 课本实验内容 | 第47页 |
2 铜与浓硫酸的反应改进的方向 | 第47页 |
3 高中化学实验铜与浓硫酸反应的改进方案 | 第47-51页 |
4 铜与浓硫酸反应实验的重点 | 第51页 |
(三)二氧化硫的性质与制备 | 第51-56页 |
1 课本实验内容 | 第51页 |
2 二氧化硫的性质与制备改进的方向 | 第51-52页 |
3 二氧化硫的制备与性质的改进方案 | 第52-55页 |
4 二氧化硫的性质和制备实验的重点 | 第55-56页 |
六 结论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附录 | 第60-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