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教学理论论文--教学研究和改革论文

有效教学的本体论考察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引论第10-22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10-11页
 二、研究的目的、意义第11页
 三、相关研究综述第11-20页
 四、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和方法第20-22页
第一章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第22-29页
 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第22-24页
 二、人本主义教育理论第24-25页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第25-26页
 四、教学哲学理论第26-29页
第二章 基本概念界定第29-33页
 一、教学第29-30页
 二、有效教学第30-33页
第三章 有效教学的系统分析第33-45页
 一、要素分析第33-38页
  (一) 有效教学的主体要素第33-35页
  (二) 有效教学的客体要素第35-38页
 二、结构分析第38-41页
  (一) 深层结构:学为主导第38-39页
  (二) 表层结构:教为主导第39-40页
  (三) 两种结构的动态平衡第40-41页
 三、功能分析第41-45页
  (一) 人的文化第41-42页
  (二) 文的人化第42-45页
第四章 有效教学的存在形态分析第45-49页
 一、交往与教学的基本关系第45-46页
 二、有效教学的基本形态:有效交往第46-49页
第五章 有效教学的基本特征分析第49-55页
 一、教学目标:师生发展的全面性第49页
 二、教学方法:师生交往的互动性第49-50页
 三、教学过程:预设性与生成性的统一第50-51页
 四、教学内容: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统一第51-52页
 五、教学效果:评价的多元性第52-55页
第六章 有效教学的影响因素分析第55-60页
 一、内环境第55-57页
 二、外环境第57-60页
结束语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5页
后记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从预成性思维到生成性思维——教学论研究思维方式的新走向
下一篇:毛泽东、邓小平人学思想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