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4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1页 |
1.2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4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 | 第12页 |
1.5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12-13页 |
1.6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3-14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 | 第14-28页 |
2.1 绩效管理理论 | 第14-18页 |
2.1.1 绩效 | 第14-16页 |
2.1.2 绩效考核 | 第16-17页 |
2.1.3 绩效管理 | 第17-18页 |
2.2 目标管理理论 | 第18-19页 |
2.2.1 目标管理的基本思想 | 第18页 |
2.2.2 目标管理的基本内容 | 第18-19页 |
2.2.3 目标管理理论小结 | 第19页 |
2.3 KPI 理论 | 第19-21页 |
2.3.1 KPI 的起源 | 第19-20页 |
2.3.2 KPI 的概念 | 第20页 |
2.3.3 KPI 理论小结 | 第20-21页 |
2.4 BSC 理论 | 第21-23页 |
2.4.1 平衡计分卡(BSC)的产生 | 第21页 |
2.4.2 平衡计分卡的基本内容 | 第21-22页 |
2.4.3 战略地图 | 第22页 |
2.4.4 BSC 理论小结 | 第22-23页 |
2.5 企业价值理论 | 第23-25页 |
2.5.1 一般模型 | 第23-24页 |
2.5.2 一般模型的优缺点 | 第24-25页 |
2.6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 第25-27页 |
2.6.1 概念 | 第25页 |
2.6.2 企业各生命周期的主要业务特征 | 第25-26页 |
2.6.3 企业各生命周期经营现金流的特点 | 第26页 |
2.6.4 企业各发展阶段绩效管理的重点 | 第26-27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H 公司现有绩效管理体系分析 | 第28-41页 |
3.1 企业简介 | 第28-29页 |
3.2 组织架构及职责 | 第29-31页 |
3.2.1 H 公司组织架构图 | 第29页 |
3.2.2 H 公司部分机构职责 | 第29-31页 |
3.3 H 公司管理模式 | 第31-32页 |
3.4 H 公司现有绩效体系的主要内容 | 第32-37页 |
3.4.1 目标设定和分解 | 第33-35页 |
3.4.2 过程监控和指导 | 第35-37页 |
3.4.3 绩效评价 | 第37页 |
3.4.4 绩效反馈 | 第37页 |
3.5 H 公司现有利润导向的绩效体系的主要特征 | 第37-39页 |
3.6 H 公司现有绩效体系的不足之处 | 第39-40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现金流导向绩效管理体系的主要内容 | 第41-63页 |
4.1 概述 | 第41页 |
4.2 企业价值模型的优化 | 第41-43页 |
4.2.1 基本思路 | 第41-42页 |
4.2.2 优化模型 | 第42页 |
4.2.3 企业价值优化模型的意义 | 第42-43页 |
4.3 从 H 公司所处的发展阶段看现金流导向的绩效体系的意义 | 第43页 |
4.4 从利益相关方看现金流导向的绩效体系的意义 | 第43页 |
4.5 现金流导向的绩效体系的主要内容 | 第43-62页 |
4.5.1 目标设定 | 第44-49页 |
4.5.2 战略地图 | 第49-51页 |
4.5.3 战略地图的指标设计 | 第51-59页 |
4.5.4 现金流导向绩效管理体系的关键控制环节 | 第59-62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63-66页 |
5.1 全文总结 | 第63页 |
5.2 现金流导向绩效管理体系的不足之处 | 第63-65页 |
5.2.1 与利润导向的绩效管理体系并无本质不同 | 第63-64页 |
5.2.2 与 EVA(经济增加值)之比较 | 第64-65页 |
5.2.3 未考虑业务模式创新 | 第65页 |
5.3 后续工作展望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