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绪论 | 第9-21页 |
·问题提出 | 第9-11页 |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选题目的 | 第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18页 |
·国外及港、台高校心理咨询机构的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国内高校心理咨询机构的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研究述评及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17-18页 |
·研究设计 | 第18-21页 |
·研究思路 | 第18-19页 |
·调查实施 | 第19页 |
·研究方法 | 第19-21页 |
2 高校心理咨询机构运行的理论研究 | 第21-26页 |
·高校心理咨询机构研究要素的内涵 | 第21-23页 |
·心理咨询 | 第21-22页 |
·高校心理咨询机构 | 第22-23页 |
·高校心理咨询机构运行的素质教育理论基础 | 第23-24页 |
·高校心理咨询机构运行的高校人本管理理论基础 | 第24-26页 |
3 陕西本科院校心理咨询机构运行的现状分析 | 第26-43页 |
·心理咨询机构构建状况分析 | 第26-30页 |
·心理咨询机构成立时间的调查分析 | 第26页 |
·心理咨询机构名称及归属部门调查分析 | 第26-28页 |
·心理咨询机构工作场所情况分析 | 第28-29页 |
·心理咨询机构设置配备情况分析 | 第29-30页 |
·心理咨询机构专兼职教师情况分析 | 第30-33页 |
·咨询员基本情况分析 | 第30-32页 |
·咨询员应具备的条件分析 | 第32-33页 |
·心理咨询机构运作状况分析 | 第33-36页 |
·心理咨询机构规章制度情况分析 | 第33页 |
·心理咨询机构工作方式分析 | 第33-34页 |
·心理咨询模式分析 | 第34-36页 |
·心理咨询机构的运作流程分析 | 第36页 |
·大学生对学校心理咨询机构工作效果评价情况分析 | 第36-40页 |
·大学生对学校心理咨询机构的知晓程度分析 | 第37页 |
·大学生对求咨行为的看法分析 | 第37-38页 |
·大学生向心理咨询机构的求助意识分析 | 第38-39页 |
·大学生对心理咨询机构的信任度分析 | 第39-40页 |
·大学生对心理咨询机构的满意度分析 | 第40页 |
·心理咨询机构运作的动力和阻力调查 | 第40-41页 |
·心理咨询机构运作的动力调查 | 第40-41页 |
·心理咨询机构运作的阻力调查 | 第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4 制约陕西本科院校心理咨询机构运行的因素分析 | 第43-50页 |
·认识存在误区,影响心理咨询机构工作的展开 | 第43-44页 |
·机构建制缺乏规范,影响心理咨询机构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 第44-45页 |
·机构不完善,归口混乱 | 第44-45页 |
·机构硬件配备不完善 | 第45页 |
·缺乏有效的督导和评估 | 第45页 |
·师资数量和质量难以保证满足大学生对健康教育的需求 | 第45-47页 |
·师资数量严重不足 | 第45-46页 |
·师资质量有待提高 | 第46页 |
·师资队伍缺乏定期培训 | 第46-47页 |
·机构本身的运作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 | 第47-48页 |
·心理咨询的信度和效率不高 | 第47-48页 |
·缺乏完整的运行机制 | 第48页 |
·重心理问题诊治,缺乏预防治疗 | 第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5 完善和加强陕西高校心理咨询机构规范化运作的建议 | 第50-58页 |
·加大重视力度,消除认识偏见 | 第50-51页 |
·学校领导要转变观念,加大重视力度 | 第50页 |
·咨询员要主动出击,注重发展互动 | 第50-51页 |
·大学生要丰富心理健康知识,增强心理求助意识 | 第51页 |
·完善机构建制,健全机构功能 | 第51-52页 |
·增加资金投入,落实机构建设 | 第51页 |
·完善规章制度,健全机构功能 | 第51-52页 |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运作动力 | 第52-55页 |
·壮大师资队伍,保证服务效率 | 第52-53页 |
·加强专业培训,提升服务质量 | 第53-54页 |
·完善动力机制,防止工作倦怠 | 第54-55页 |
·增加心理咨询内容,拓宽心理咨询渠道 | 第55-57页 |
·职业生涯规划 | 第55-56页 |
·网络心理咨询 | 第56-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6 本研究结论及局限性 | 第58-59页 |
·研究成果总结 | 第58页 |
·本研究的局限性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附录一 | 第63-66页 |
附录二 | 第66-6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获科研成果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