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化学论文

高中化学非预设性问题的教学机制与策略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1 绪论第11-21页
    1.1 主概念界定第11-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9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5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5-19页
    1.3 问题的提出第19-20页
        1.3.1 过往研究不足与展望第19页
        1.3.2 新课改背景下的动态生成性教学观第19页
        1.3.3 非预设性问题的资源价值第19-20页
    1.4 本研究的内容与意义第20-21页
        1.4.1 研究内容第20页
        1.4.2 研究意义第20-21页
2 高中化学非预设性问题的教学机制与策略的理论分析第21-39页
    2.1 理论基础第21-23页
        2.1.1 系统理论第21页
        2.1.2 化学学习能力学和动力学基本原理第21-23页
    2.2 高中化学非预设性问题的教学机制探讨第23-30页
        2.2.1 高中化学非预设性问题的形成机制分析第23-27页
        2.2.2 高中化学非预设性问题的转化机制分析第27-29页
        2.2.3 高中化学非预设性问题教学机制小结第29-30页
    2.3 高中化学非预设性问题的教学策略探讨第30-37页
        2.3.1 认知型非预设性问题的教学策略第30-34页
        2.3.2 实验型非预设性问题的教学策略第34-37页
    2.4 高中化学非预设性问题的教学机制与策略小结第37-39页
3 高中化学非预设性问题的教学实践与评价第39-49页
    3.1 高中化学非预设性问题的教学案例与分析第39-44页
        3.1.1 高中化学非预设性问题的教学案例第39-43页
        3.1.2 高中化学非预设性问题的教学案例分析第43-44页
    3.2 高中化学非预设性问题的教学实践第44-45页
        3.2.1 实验目的第44页
        3.2.2 实验对象与内容第44页
        3.2.3 实验组织与设计第44-45页
    3.3 结果统计与分析第45-49页
        3.3.1 高中化学非预设性问题的教学对化学学习兴趣的影响第45-46页
        3.3.2 高中化学非预设性问题的教学对提问意识的影响第46页
        3.3.3 高中化学非预设性问题的教学对解决问题的态度的影响第46-47页
        3.3.4 高中化学非预设性问题的教学对问题解决能力的影响第47页
        3.3.5 结果分析与讨论第47-49页
4 研究结论与展望第49-51页
    4.1 研究结论第49-50页
    4.2 研究展望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3页
附录一第53-55页
附录二第55-57页
附录三第57-58页
致谢第58-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小学教师的自主探究与新生活建构
下一篇:泰国小学汉语初级阶段文化教学初探--以五言唐诗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