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经济理论和方法论文

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质量评价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引言第9-17页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第9-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1-15页
        1.2.1 国内文献综述第11-13页
        1.2.2 国内方面的研究第13-15页
    1.3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第15-16页
    1.4 研究方法第16-17页
第二章 社会责任报告基本理论第17-24页
    2.1 社会责任报告的定义及类型第17-18页
        2.1.1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定义第17-18页
        2.1.2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分类第18页
    2.2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相关理论第18-21页
        2.2.1 利益相关者理论第18-19页
        2.2.2 决策有用性理论第19-20页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20-21页
    2.3 GRI及其报告框架第21-24页
        2.3.1 GRI简介第21页
        2.3.2 GRI的框架结构第21-22页
        2.3.3 GRI可持续发展报告的内容第22-24页
第三章 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质量评价方法第24-30页
    3.1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评价方法第24-25页
        3.1.1 国际社会责任报告方法分类第24-25页
    3.2 ustainabihty可持续发展评分方法的改进第25-30页
第四章 公司社会责任报告质量Sustainability评价第30-44页
    4.1 样本的选取与描述第30-35页
        4.1.1 样本的来源第30页
        4.1.2 样本筛选原则第30-32页
        4.1.3 样本整体描述第32-33页
        4.1.4 有效样本描述第33-35页
    4.3 有效样本的Sustainability评价与分析第35-42页
        4.3.1 打分结果整体分析第35-37页
        4.3.2 社会责任报告分项分析第37-42页
    4.4 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当中存在的质量问题第42-44页
        4.4.1 愿景和战略不够具体和细致第42页
        4.4.2 不重视利益相关者在社会责任上的作用第42-43页
        4.4.3 不重视第三方外部审计在企业社会责任中的作用第43页
        4.4.4 社会责任报告的编制缺乏规范性第43-44页
第五章 上市公司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制建议第44-48页
    5.1 上市公司要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制能力第45-47页
        5.1.1 明确企业的社会责任愿景和战略第45页
        5.1.2 构建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模式第45-46页
        5.1.3 重视和加强独立第三方外部审计第46页
        5.1.4 采用统一的社会责任编制规范和标准第46-47页
    5.2 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加强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质量监督第47-48页
        5.2.1 制定行业统一的报告框架和指标体系第47页
        5.2.2 采取自愿强制性相结合的社会责任报告披露监督方式第47-48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48-50页
参考文献第50-54页
致谢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典型滨海旅游城市经济脆弱性评价
下一篇:T公司利基市场战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