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问题教学”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绪论 | 第8-14页 |
| 第一章 高中语文“问题教学”概述 | 第14-24页 |
| 第一节 高中语文“问题教学”的概念 | 第14-19页 |
| 一、“问题教学”的溯源 | 第14-16页 |
| 二、语文“问题教学”的内涵 | 第16-17页 |
| 三、语文“问题教学”的特征 | 第17-19页 |
| 第二节 高中语文“问题教学”的理论基础 | 第19-20页 |
| 一、认识论基础 | 第19页 |
| 二、心理学基础 | 第19-20页 |
| 三、教育学基础 | 第20页 |
| 第三节 高中语文“问题教学”的现实意义 | 第20-22页 |
| 一、培养学生精神品质 | 第21页 |
| 二、增强学生问题意识 | 第21页 |
| 三、训练学生创新思维 | 第21-22页 |
| 四、构建师生和谐关系 | 第22页 |
| 本章小结 | 第22-24页 |
| 第二章 高中语文“问题教学”的现状分析 | 第24-34页 |
| 第一节 高中语文“问题教学”的现状 | 第24-28页 |
| 一、教师教学观念滞后,形式单一 | 第24-26页 |
| 二、学生问题意识淡薄,消极被动 | 第26-27页 |
| 三、忽视课前课后的问题教学 | 第27-28页 |
| 第二节 高中语文“问题教学”的现状成因 | 第28-32页 |
| 一、传统教育环境 | 第28-30页 |
| 二、教师专业素养的影响 | 第30-31页 |
| 三、学生学科素养的影响 | 第31-32页 |
|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 第三章 高中语文“问题教学”的实施策略 | 第34-51页 |
| 第一节 高中语文“问题教学”的实施条件 | 第34-38页 |
| 一、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合理发挥主导作用 | 第34-36页 |
| 二、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充分体现主体地位 | 第36-37页 |
| 三、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 第37-38页 |
| 第二节 高中语文“问题教学”课前实施策略 | 第38-42页 |
| 一、教师提问 | 第38-41页 |
| 二、学生提问 | 第41-42页 |
| 第三节 高中语文“问题教学”课上实施策略 | 第42-47页 |
| 一、呈现学生课前预学的问题 | 第42-43页 |
| 二、关注学生课上生成的问题 | 第43-44页 |
| 三、合作探究学生疑难的问题 | 第44-47页 |
| 第四节 高中语文“问题教学”课后实施策略 | 第47-50页 |
| 一、提炼问题,归纳总结 | 第47-48页 |
| 二、检测问题,及时反馈 | 第48页 |
| 三、拓展问题,巩固提升 | 第48-50页 |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 结语 | 第51-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出版或发表的论著、论文 | 第56-57页 |
| 后记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