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前言 | 第8-10页 |
0.1 研究的背景 | 第8页 |
0.2 研究的意义 | 第8-9页 |
0.3 研究的思路 | 第9页 |
0.4 研究的方法 | 第9-10页 |
第一章 问题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 第10-19页 |
1.1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研究历史 | 第10-11页 |
1.2 生态课堂教学的研究历史 | 第11-12页 |
1.3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的问卷调查 | 第12-15页 |
1.4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 | 第15-19页 |
1.4.1 学校中实验教学设施基本齐全 | 第15页 |
1.4.2 教材中部分实验内容效果不理想 | 第15-17页 |
1.4.3 课堂中实验教学不到位 | 第17-19页 |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9-24页 |
2.1 生态课堂的教学理论 | 第19-22页 |
2.1.1 人本主义的观念 | 第20-21页 |
2.1.2 建构主义的方法 | 第21页 |
2.1.3 动机、兴趣做动力 | 第21-22页 |
2.2 实验的教学理论 | 第22-24页 |
第三章 生态课堂实验教学模式的构建 | 第24-29页 |
3.1 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 | 第24-26页 |
3.2 生态课堂的教学策略 | 第26-29页 |
3.2.1 确立生态的实验教学目标 | 第26页 |
3.2.2 增加生态的实验教学内容 | 第26-27页 |
3.2.3 选择生态的实验教学方法 | 第27页 |
3.2.4 建立生态的师生关系 | 第27-28页 |
3.2.5 形成生态的教学环境 | 第28页 |
3.2.6 采用生态的评价方式 | 第28-29页 |
第四章 生态理念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实践研究 | 第29-53页 |
4.1 实践对象 | 第29页 |
4.2 实践过程 | 第29-30页 |
4.3 实践案例分析 | 第30-47页 |
4.3.1 设计实验教学,创设生态的教学环境----《氯气的生产原理》 | 第30-36页 |
4.3.2 改进实验方法,增加生态教学的内容----《浓硝酸的性质》 | 第36-41页 |
4.3.3 多元评价,采取生态的评价方式-----《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 | 第41-47页 |
4.4 研究实践的效果评价 | 第47-53页 |
4.4.1 教学观察表(1) | 第47-48页 |
4.4.2 教师访谈摘要 | 第48-51页 |
4.4.3 学生问卷调查数据统计 | 第51-53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反思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6-57页 |
附录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