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体制论文

内蒙古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实证分析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2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1 独立董事制度的引入与确立第10页
        1.1.2 独立董事制度的作用具有很大争议第10页
        1.1.3 本文的研究目的第10-11页
    1.2 论文完成过程第11-12页
        1.2.1 选择研究样本第11页
        1.2.2 收集公开披露信息第11页
        1.2.3 收集独立董事任职和履职情况第11页
        1.2.4 分析独立董事制度发挥的作用第11页
        1.2.5 结合问题剖析其原因并提出合理建议第11-12页
第二章 内蒙古上市公司实施独立董事制度的基本情况第12-25页
    2.1 总体概况第12-16页
        2.1.1 内蒙古上市公司简况第12-13页
        2.1.2 在任独立董事情况第13-16页
    2.2 独立董事的选任第16-19页
    2.3 独立董事的结构第19-23页
        2.3.1 在董事会中占比第19-20页
        2.3.2 年龄结构第20-22页
        2.3.3 学历结构第22页
        2.3.4 性别结构第22页
        2.3.5 职业结构第22-23页
    2.4 独立董事的薪筹第23-25页
第三章 内蒙古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履职情况第25-54页
    3.1 参会情况第25-41页
        3.1.1 出席董事会会议情况第25-30页
        3.1.2 列席股东大会情况第30-36页
        3.1.3 出席董事会专业委员会会议情况第36-41页
    3.2 责任履行情况第41-50页
        3.2.1 提名和任免董事第41-43页
        3.2.2 聘任或解聘高级管理人员第43-45页
        3.2.3 董事高管薪酬第45-46页
        3.2.4 关联方高于规定数量的资金往来第46-48页
        3.2.5 关于中小股东权益事项第48页
        3.2.6 其它事项第48-50页
    3.3 特别职权运用情况第50-54页
        3.3.1 重大关联交易事前认可第50-52页
        3.3.2 征集投票权第52-53页
        3.3.3 其他特别职权的行使情况第53-54页
第四章 独立董事制度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第54-59页
    4.1 独立董事制度在内蒙古上市公司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第54-55页
        4.1.1 提名形式单一第54页
        4.1.2 薪筹设置缺少制度性依据第54页
        4.1.3 参加会议情况不理想第54-55页
        4.1.4 几乎没有反对意见第55页
        4.1.5 很少履行特别职权第55页
        4.1.6 专门委员会作用有限第55页
        4.1.7 总结第55页
    4.2 独立董事履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55-56页
        4.2.1 独立性问题第55-56页
        4.2.2 职权设置重叠第56页
        4.2.3 缺少履职监检制度第56页
        4.2.4 董事会中处于弱势第56页
    4.3 剖析独立董事制度效果不佳的深层次原因第56-59页
        4.3.1 对中国上市公司面临的外部环境及自身特点研究不充分第56-57页
        4.3.2 治理目标不明确第57页
        4.3.3 立法层级低,制度设计简单,可执行性不高第57页
        4.3.4 缺少监督制约机制第57-59页
第五章 对策与建议第59-66页
    5.1 借鉴他国公司治理理论第59-60页
        5.1.1 公司治理面临的课题第59页
        5.1.2 各种公司治理理论的基本内容第59-60页
        5.1.3 对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的借鉴意义第60页
    5.2 参考美国和德国上市公司治理模式第60-61页
        5.2.1 美国上市公司治理模式第60-61页
        5.2.2 德国上市公司治理模式第61页
        5.2.3 美德两国上市公司治理模式的参考价值第61页
    5.3 认真研究中国上市公司治理面临的市场及法制环境第61-62页
        5.3.1 中美两国独立董事制度实施的市场背景不同第61-62页
        5.3.2 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的法制环境有待完善第62页
    5.4 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意义重大第62-63页
        5.4.1 上市公司市值占中国经济总量中较大比重第62页
        5.4.2 优质上市企业资源是资本市场平稳运行基础第62页
        5.4.3 上市公司治理水平关系到社会公平第62-63页
    5.5 加强制度建设是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水平的核心第63-64页
        5.5.1 树立分类治理的思想第63页
        5.5.2 立法保证分类治理的有效实施第63-64页
        5.5.3 实施股权代理制度第64页
        5.5.4 推行代理诉讼制度第64页
    5.6 加强监管是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水平的有力保障第64-66页
        5.6.1 制度建设是监管基础第64-65页
        5.6.2 对上市公司的监管第65页
        5.6.3 对独立监事和独立董事的监管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68页
致谢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BT热力公司成本控制战略研究
下一篇:内蒙古GH发电厂绿色技术创新战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