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1 独立董事制度的引入与确立 | 第10页 |
1.1.2 独立董事制度的作用具有很大争议 | 第10页 |
1.1.3 本文的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1.2 论文完成过程 | 第11-12页 |
1.2.1 选择研究样本 | 第11页 |
1.2.2 收集公开披露信息 | 第11页 |
1.2.3 收集独立董事任职和履职情况 | 第11页 |
1.2.4 分析独立董事制度发挥的作用 | 第11页 |
1.2.5 结合问题剖析其原因并提出合理建议 | 第11-12页 |
第二章 内蒙古上市公司实施独立董事制度的基本情况 | 第12-25页 |
2.1 总体概况 | 第12-16页 |
2.1.1 内蒙古上市公司简况 | 第12-13页 |
2.1.2 在任独立董事情况 | 第13-16页 |
2.2 独立董事的选任 | 第16-19页 |
2.3 独立董事的结构 | 第19-23页 |
2.3.1 在董事会中占比 | 第19-20页 |
2.3.2 年龄结构 | 第20-22页 |
2.3.3 学历结构 | 第22页 |
2.3.4 性别结构 | 第22页 |
2.3.5 职业结构 | 第22-23页 |
2.4 独立董事的薪筹 | 第23-25页 |
第三章 内蒙古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履职情况 | 第25-54页 |
3.1 参会情况 | 第25-41页 |
3.1.1 出席董事会会议情况 | 第25-30页 |
3.1.2 列席股东大会情况 | 第30-36页 |
3.1.3 出席董事会专业委员会会议情况 | 第36-41页 |
3.2 责任履行情况 | 第41-50页 |
3.2.1 提名和任免董事 | 第41-43页 |
3.2.2 聘任或解聘高级管理人员 | 第43-45页 |
3.2.3 董事高管薪酬 | 第45-46页 |
3.2.4 关联方高于规定数量的资金往来 | 第46-48页 |
3.2.5 关于中小股东权益事项 | 第48页 |
3.2.6 其它事项 | 第48-50页 |
3.3 特别职权运用情况 | 第50-54页 |
3.3.1 重大关联交易事前认可 | 第50-52页 |
3.3.2 征集投票权 | 第52-53页 |
3.3.3 其他特别职权的行使情况 | 第53-54页 |
第四章 独立董事制度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 第54-59页 |
4.1 独立董事制度在内蒙古上市公司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 第54-55页 |
4.1.1 提名形式单一 | 第54页 |
4.1.2 薪筹设置缺少制度性依据 | 第54页 |
4.1.3 参加会议情况不理想 | 第54-55页 |
4.1.4 几乎没有反对意见 | 第55页 |
4.1.5 很少履行特别职权 | 第55页 |
4.1.6 专门委员会作用有限 | 第55页 |
4.1.7 总结 | 第55页 |
4.2 独立董事履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55-56页 |
4.2.1 独立性问题 | 第55-56页 |
4.2.2 职权设置重叠 | 第56页 |
4.2.3 缺少履职监检制度 | 第56页 |
4.2.4 董事会中处于弱势 | 第56页 |
4.3 剖析独立董事制度效果不佳的深层次原因 | 第56-59页 |
4.3.1 对中国上市公司面临的外部环境及自身特点研究不充分 | 第56-57页 |
4.3.2 治理目标不明确 | 第57页 |
4.3.3 立法层级低,制度设计简单,可执行性不高 | 第57页 |
4.3.4 缺少监督制约机制 | 第57-59页 |
第五章 对策与建议 | 第59-66页 |
5.1 借鉴他国公司治理理论 | 第59-60页 |
5.1.1 公司治理面临的课题 | 第59页 |
5.1.2 各种公司治理理论的基本内容 | 第59-60页 |
5.1.3 对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的借鉴意义 | 第60页 |
5.2 参考美国和德国上市公司治理模式 | 第60-61页 |
5.2.1 美国上市公司治理模式 | 第60-61页 |
5.2.2 德国上市公司治理模式 | 第61页 |
5.2.3 美德两国上市公司治理模式的参考价值 | 第61页 |
5.3 认真研究中国上市公司治理面临的市场及法制环境 | 第61-62页 |
5.3.1 中美两国独立董事制度实施的市场背景不同 | 第61-62页 |
5.3.2 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的法制环境有待完善 | 第62页 |
5.4 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意义重大 | 第62-63页 |
5.4.1 上市公司市值占中国经济总量中较大比重 | 第62页 |
5.4.2 优质上市企业资源是资本市场平稳运行基础 | 第62页 |
5.4.3 上市公司治理水平关系到社会公平 | 第62-63页 |
5.5 加强制度建设是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水平的核心 | 第63-64页 |
5.5.1 树立分类治理的思想 | 第63页 |
5.5.2 立法保证分类治理的有效实施 | 第63-64页 |
5.5.3 实施股权代理制度 | 第64页 |
5.5.4 推行代理诉讼制度 | 第64页 |
5.6 加强监管是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水平的有力保障 | 第64-66页 |
5.6.1 制度建设是监管基础 | 第64-65页 |
5.6.2 对上市公司的监管 | 第65页 |
5.6.3 对独立监事和独立董事的监管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