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沙画教学研究--以巩留县小学为例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8-11页 |
一、现状综述 | 第8-9页 |
(一)国外沙画创作与教学实践现状及评述 | 第8页 |
(二)国内沙画教育实践现状及评述 | 第8-9页 |
二、选题原因 | 第9页 |
三、选题意义与研究方法 | 第9-11页 |
(一)选题意义 | 第9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三)创新之处 | 第10-11页 |
第一章 儿童沙画教学的必要性 | 第11-17页 |
第一节 儿童沙画教学的实践探索 | 第11-12页 |
一、沙画产业的兴盛 | 第11页 |
二、产业实践成果向教学成果的转移 | 第11-12页 |
第二节 沙画教学对于儿童美术能力发展的意义 | 第12-13页 |
一、沙画教学提升了儿童的美术基本功 | 第12页 |
二、沙画教学促进了儿童美术与多媒体技术的融合 | 第12-13页 |
三、沙画教学拓展了儿童美术的表达空间 | 第13页 |
第三节 沙画教学对于儿童心理调适的作用 | 第13-15页 |
一、沙画教学对于激发儿童美术兴趣的作用 | 第13-14页 |
二、沙画教学对儿童感知觉的统整作用 | 第14-15页 |
三、沙画教学对于儿童意志力和自制力养成的作用 | 第15页 |
四、沙画教学的寓教于乐作用 | 第15页 |
第四节 沙画教学在中小学课堂实施的可行性 | 第15-17页 |
第二章 儿童沙画教学中的要素及其分析 | 第17-28页 |
第一节 教师要素及其分析 | 第17-18页 |
一、美术专业素养 | 第17-18页 |
二、其他学科素养 | 第18页 |
第二节 沙画教学技法要素分析 | 第18-23页 |
一、相关美术知识的教学 | 第19-20页 |
二、相关创作技能的教学 | 第20-23页 |
第三节 沙画技法教学示例 | 第23-28页 |
一、教具及其集成设计 | 第23-24页 |
二、天山和水生世界沙画教学技法示例 | 第24-28页 |
第三章 儿童沙画的教学设计及实践探索 | 第28-46页 |
第一节 儿童沙画教学设计的原则 | 第28-31页 |
一、尊重儿童的智能发展规律 | 第28-31页 |
二、尊重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 | 第31页 |
第二节 以巩留县小学沙画教育概述 | 第31-33页 |
一、巩留县小学教学资源简述 | 第31-32页 |
二、巩留县小学沙画教学现状分析 | 第32-33页 |
第三节 巩留县小学分段设计的实践探索 | 第33-46页 |
一、第一学段的教学设计及其实践案例 | 第33-37页 |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 第33-34页 |
(二)教学内容的设计 | 第34-36页 |
(三)教学案例之《格桑花与天山》 | 第36-37页 |
二、第二学段的教学设计及其实践案例 | 第37-41页 |
(一)教学内容的设计 | 第37-39页 |
(二)教学案例之《新疆远古时代的水生世界》 | 第39-41页 |
三、第三学段的教学设计及其实践案例 | 第41-46页 |
(一)教学内容设计 | 第41-43页 |
(二)教学案例之《别克》 | 第43-46页 |
第四章 经验与反思 | 第46-49页 |
第一节 儿童沙画教学的局限性 | 第46-47页 |
第二节 儿童沙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第47-49页 |
一、重过程轻结果 | 第47页 |
二、重任务轻情感 | 第47-48页 |
三、重实践轻画面 | 第48页 |
四、学生探究意识相对薄弱 | 第48-49页 |
结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一、专著 | 第50页 |
二、硕博论文 | 第50-51页 |
三、期刊论文 | 第51页 |
四、外国文献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作者简介 | 第53-54页 |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