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教师论文

教师个人教育哲学的生成研究--基于教师个人生活史的考察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0页
绪论第11-21页
    一、选题缘起第11-14页
        (一)教师个人教育哲学是教师个人专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第11页
        (二)当代教育改革与实践呼唤教师生成个人的教育哲学第11-12页
        (三)国内学者对教师个人教育哲学生成问题的研究不足第12-13页
        (四)基于研究者的兴趣与以往的思考第13-14页
    二、研究意义第14页
        (一)理论意义第14页
        (二)实践意义第14页
    三、文献综述第14-18页
        (一)以研究视角与方法的角度第14-16页
        (二)以研究内容的角度第16-17页
        (三)以研究结论的角度第17-18页
    四、研究的目的与思路第18-19页
        (一)研究目的第18-19页
        (二)研究思路第19页
    五、研究方法第19-21页
        (一)文献研究法第19页
        (二)访谈法第19页
        (三)观察法第19-20页
        (四)实物分析法第20-21页
第一部分 教师个人教育哲学的理论阐释第21-29页
    一、教师个人教育哲学的提出第21-22页
        (一)理论依据第21页
        (二)现实考察第21-22页
    二、教师个人教育哲学的内涵第22-25页
    三、教师个人教育哲学的基本内容第25-26页
        (一)教育本体论第25页
        (二)教育主体论第25-26页
        (三)教育运行论第26页
    四、教师个人教育哲学的特征第26-29页
        (一)哲学性与教育性的统一第27页
        (二)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第27页
        (三)理智性与情感性的统一第27-29页
第二部分 生活史视角下教师个人教育哲学的个案研究第29-58页
    一、研究设计第29-31页
        (一)研究对象的选择与确定第29-30页
        (二)研究现场的进入第30页
        (三)研究资料的收集与整理第30-31页
        (四)研究结论的分析与呈现第31页
    二、“以生命润泽生命,生命品德课堂的追梦人”——雪儿老师的故事第31-47页
        (一)青涩年华第31页
        (二)求学经历第31-35页
        (三)教学生涯第35-44页
        (四)家庭生活第44-47页
    三、个案教师个人教育哲学观简析第47-50页
        (一)教育本体论第47-48页
        (二)教育主体论第48-49页
        (三)教育运行论第49-50页
    四、个案教师个人教育哲学生成的特点第50-51页
        (一)自主性第50-51页
        (二)实践性第51页
        (三)动态性第51页
    五、个案教师个人教育哲学的生成阶段第51-53页
        (一)第一阶段:形成朴素的教育认识第51-52页
        (二)第二阶段:形成结构化的教育观念第52-53页
        (三)第三阶段:生成系统的、个性化的个人教育哲学第53页
    六、个案教师个人教育哲学生成的影响因素第53-58页
        (一)教师主体的影响第53-55页
        (二)外部因素的影响第55-58页
第三部分 教师个人教育哲学的生成建议第58-64页
    一、教师个人教育哲学生成的价值导向第58-59页
        (一)源于教师生命,彰显人文关怀第58-59页
        (二)践行育人承诺,滋润学生心灵第59页
        (三)关切教育利益,投身实践生活第59页
    二、教师个人教育哲学生成的具体策略第59-64页
        (一)给教师的建议第59-61页
        (二)给学校的建议第61-62页
        (三)给教育专家学者的建议第62-64页
余论第64-66页
注释第66-70页
参考文献第70-74页
附录第74-77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7-78页
致谢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制度文化视角下传统道德的现代转型研究
下一篇:传统文化视域中两岸小学语文教材比较研究--以大陆人教版和台湾翰林版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