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音乐论文--音乐技术理论与方法论文--声乐理论论文

李世相草原风格声乐作品艺术特色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9-15页
    0.1 选题意义及价值第9-13页
    0.2 相关研究成果综述第13-15页
第一章 主题渊源与表现形式第15-23页
    1.1 主题渊源第15-18页
        1.1.1 以描绘草原风情为主题第16页
        1.1.2 以抒发人文情感为主题第16-17页
        1.1.3 以描绘、赞颂为主题第17页
        1.1.4 以歌颂英雄主义为主题第17-18页
    1.2 表现形式第18-23页
        1.2.1 女高音独唱第19-20页
        1.2.2 女中音独唱第20页
        1.2.3 男高音独唱第20页
        1.2.4 男中音独唱第20-21页
        1.2.5 重唱与合唱第21-23页
第二章 主题构成及旋律发展手法第23-46页
    2.1 主题构成及旋律线条的展衍第23-35页
        2.1.1 拱形乐句的旋律线条展衍第23-25页
        2.1.2 动机贯穿式的旋律展衍第25-27页
        2.1.3 传统民歌素材重塑式旋律展衍第27-30页
        2.1.4 旋律中具有民族特色的音程组合第30-33页
        2.1.5 蒙古语特色的"衬腔"展衍第33-35页
    2.2 旋律润腔特色第35-46页
        2.2.1 民族风格的润腔第36-39页
        2.2.2 花腔技巧的运用第39-41页
        2.2.3 长调体的拖腔第41-42页
        2.2.4 器乐化的衬腔第42-43页
        2.2.5 语言韵味的吟诵第43-46页
第三章 多声部写作手法运用特点第46-61页
    3.1 和声运用手法特征第46-54页
        3.1.1 传统和声技法的运用第46-50页
        3.1.2 民族化和声语言的运用第50-52页
        3.1.3 现代和声语言的借鉴第52-54页
    3.2 灵活的复调手法应用第54-57页
        3.2.1 模仿复调手法的应用第54-55页
        3.2.2 对比复调手法的应用第55-56页
        3.2.3 支声复调手法的应用第56-57页
    3.3 调性变化手法的运用第57-61页
        3.3.1 多种离调方法运用第57-59页
        3.3.2 同主音调式调性转换第59页
        3.3.3 大二度调性转换第59-61页
第四章 钢琴伴奏写作手法特点第61-81页
    4.1 钢琴伴奏中音乐织体的选择与设计第61-69页
        4.1.1 分解和弦伴奏音型第62-63页
        4.1.2 柱式和弦及琶音形式的伴奏音型第63-65页
        4.1.3 特色节奏伴奏型第65-68页
        4.1.4 音阶式伴奏型第68-69页
    4.2 伴奏中对旋律的处理手法第69-74页
        4.2.1 完全重复旋律第69-71页
        4.2.2 变化重复旋律第71-73页
        4.2.3 新元素的衬托第73-74页
    4.3 前奏、间奏及尾奏的创作特色第74-81页
        4.3.1 前奏的旋律性第74-78页
        4.3.2 间奏的连接性第78-79页
        4.3.3 尾奏的终止性第79-81页
结语第81-83页
参考文献第83-85页
致谢第85-8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平台厂商市场势力的获取、维持与中国银联的垄断、规制
下一篇:“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系统逻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