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导论 | 第8-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1.3.1 设立动机 | 第10-11页 |
1.3.2 职能定位 | 第11-12页 |
1.3.3 增值功能 | 第12-13页 |
1.3.4 文献评述 | 第13-14页 |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 第14-17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4.2 研究框架 | 第15-17页 |
2 内部审计与民营企业公司治理的理论分析 | 第17-27页 |
2.1 公司治理的概念与内涵 | 第17页 |
2.2 民营企业公司治理的特征 | 第17-19页 |
2.2.1 家族治理 | 第17-18页 |
2.2.2 关系治理 | 第18页 |
2.2.3 核心资源持有者的治理 | 第18-19页 |
2.3 民营企业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 | 第19-27页 |
2.3.1 二者的共同点 | 第19-20页 |
2.3.1.1 都源于受托责任 | 第19页 |
2.3.1.2 统一于实现企业目标 | 第19-20页 |
2.3.2 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 第20-23页 |
2.3.2.1 反馈作用 | 第20-21页 |
2.3.2.2 评价作用 | 第21-22页 |
2.3.2.3 监督作用 | 第22-23页 |
2.3.3 公司治理对内部审计的影响 | 第23-27页 |
2.3.3.1 公司治理影响内部审计目标 | 第23-24页 |
2.3.3.2 公司治理影响内部审计职能 | 第24-25页 |
2.3.3.3 公司治理影响内部审计对象 | 第25-27页 |
3 我国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 第27-31页 |
3.1 职能定位模糊,机构设置混乱 | 第27-28页 |
3.2 审计工作缺乏规范性 | 第28-29页 |
3.3 审计力量薄弱 | 第29页 |
3.4 审计技术落后 | 第29-31页 |
4 案例分析—以WH公司为例 | 第31-44页 |
4.1 WH公司公司治理分析 | 第31-34页 |
4.1.1 WH公司简介 | 第31-32页 |
4.1.2 WH公司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的关系分析 | 第32-34页 |
4.2 WH公司内部审计特点分析 | 第34-41页 |
4.2.1 隶属层次高 | 第34-36页 |
4.2.2 审计部门职能丰富 | 第36-38页 |
4.2.3 审计立体化 | 第38-39页 |
4.2.4 内部审计范围全面 | 第39-41页 |
4.3 案例经验总结 | 第41-44页 |
4.3.1 审计制度顺应公司治理结构而调整 | 第41-42页 |
4.3.2 审计制度建设应引入风险管理理念 | 第42-43页 |
4.3.3 审计标准化建设要持之以恒 | 第43-44页 |
5 对我国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改进建议 | 第44-52页 |
5.1 顺应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的变化,调整审计制度 | 第44-45页 |
5.2 明确内部审计的职能与定位,树立现代审计观念 | 第45-47页 |
5.3 提高审计附加值 | 第47-50页 |
5.3.1 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素质 | 第47-49页 |
5.3.2 改进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技术与方法 | 第49-50页 |
5.4 加强对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指导 | 第50-52页 |
6 总结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