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教师反思性教学现状与促进研究
中文提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问题的提出 | 第9-26页 |
·研究背景 | 第9-13页 |
·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反思 | 第9-11页 |
·课程改革与教师反思 | 第11-12页 |
·新时期高中学生的发展与教师反思 | 第12-13页 |
·文献综述 | 第13-26页 |
·反思和反思性教学的含义 | 第13-16页 |
·反思性教学的特征 | 第16-18页 |
·反思性教学的方法和视角 | 第18-20页 |
·反思性教学的模型 | 第20-22页 |
·反思水平的划分和评定 | 第22-24页 |
·影响反思性教学的条件 | 第24页 |
·研究的状况与不足 | 第24-26页 |
2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和研究结构 | 第26-33页 |
·理论基础 | 第26-29页 |
·心理学基础 | 第26-27页 |
·哲学基础 | 第27-29页 |
·研究的目标、内容与方法 | 第29-31页 |
·研究目标 | 第29-30页 |
·研究内容 | 第30页 |
·研究方法 | 第30-31页 |
·概念界定 | 第31页 |
·高中教师 | 第31页 |
·反思性教学 | 第31页 |
·反思能力 | 第31页 |
·论文结构 | 第31-33页 |
3 反思性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 第33-43页 |
·调查问卷的编制 | 第33页 |
·调查的实施 | 第33-34页 |
·调查结果的统计 | 第34-39页 |
·结论及原因分析 | 第39-43页 |
4 反思个案研究 | 第43-50页 |
·研究目的 | 第43页 |
·研究过程 | 第43-48页 |
·传统的技术层面的反思 | 第43-45页 |
·新课改价值取向的反思 | 第45-46页 |
·反思性思维方式的改变 | 第46-47页 |
·反思性思维方式的深化 | 第47-48页 |
·研究得到的启示 | 第48-50页 |
5 基于群体共同体的反思实践 | 第50-62页 |
·反思共同体的组建 | 第50-54页 |
·组建目的 | 第50-51页 |
·成员特征 | 第51-54页 |
·反思实践的方法和过程 | 第54-60页 |
·理论+反思模式 | 第54-55页 |
·案例+反思模式 | 第55-59页 |
·实践+反思模式 | 第59-60页 |
·群体反思实践的体会 | 第60-62页 |
6 小结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66-67页 |
附录1 | 第67-70页 |
附录2 | 第70-71页 |
附录3 | 第71-72页 |
后记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