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序言 | 第10-15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第一章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理论综述 | 第15-20页 |
一、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特征 | 第16-17页 |
(一)综合性 | 第16页 |
(二)原本性 | 第16页 |
(三)实践性 | 第16-17页 |
(四)创造性 | 第17页 |
三、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现实意义 | 第17-20页 |
第二章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 第20-25页 |
一、结合音乐新课标与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进行分析 | 第20-23页 |
(一)以游戏教学培养学生审美体验 | 第21页 |
(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培养学生创造力 | 第21-22页 |
(三)运用多种艺术形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第22页 |
(四)结合不同民族音乐特点理解音乐文化的多元性 | 第22页 |
(五)针对学生发展特点因材施教 | 第22-23页 |
二、结合小学音乐教学视角与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进行分析 | 第23-25页 |
(一)从教学模式视角进行分析 | 第23页 |
(二)从教学主体视角进行分析 | 第23-24页 |
(三)从教学评价视角进行分析 | 第24-25页 |
第三章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的实践应用 | 第25-40页 |
一、运用节奏教学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音乐 | 第25-29页 |
(一)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节奏的重要性 | 第25页 |
(二)节奏训练的意义 | 第25-26页 |
(三)音乐教学中节奏训练的方法 | 第26-29页 |
1.语言节奏的训练 | 第26-27页 |
2.动作节奏的训练 | 第27-29页 |
二、运用动作培养学生律动 | 第29-33页 |
(一)声势与动作结合 | 第29-30页 |
(二)语言与动作结合 | 第30-31页 |
(三)歌唱与动作结合 | 第31-32页 |
(四)欣赏与动作结合 | 第32-33页 |
三、运用表演形式创设情境 | 第33-35页 |
四、运用游戏教学启发兴趣 | 第35-38页 |
五、运用乐器训练参与合作 | 第38-40页 |
第四章 实践结果的分析与总结 | 第40-42页 |
一、实践结果的分析 | 第40-41页 |
二、总结与思考 | 第41-42页 |
结论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附录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个人简历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