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3页 |
第一节 论文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一、论文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二、论文研究的意义 | 第11页 |
第二节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2页 |
第三节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12-13页 |
第二章 看守所侦押分离的必要性分析 | 第13-31页 |
第一节 看守所侦押分离问题的产生 | 第13-26页 |
一、看守所侦押合一存在的现实问题(以G市Y区为例) | 第13-22页 |
二、看守所侦押合一现实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2-26页 |
第二节 看守所侦押分离的现实意义 | 第26-31页 |
一、符合保障人权的宪法需要 | 第26页 |
二、符合诉讼权力互相制约的基本原则 | 第26-27页 |
三、符合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的发展趋势 | 第27页 |
四、有利于完善羁押制度 | 第27-28页 |
五、有利于羁押替代措施的构建 | 第28-31页 |
第三章 看守所侦押分离的可行性分析 | 第31-34页 |
第一节 看守所脱离公安机关管理具有可行性 | 第31页 |
一、政府“代管”为侦押分离创造了条件 | 第31页 |
二、侦押分离不会对监管工作造成大的影响 | 第31页 |
三、侦押分离不会对侦查工作造成大的影响 | 第31页 |
第二节 司法行政机关接管看守所具有可操作性 | 第31-34页 |
一、司法行政机关具有人才保障 | 第32页 |
二、司法行政机关具有经费保障 | 第32页 |
三、司法行政机关具有业务保障 | 第32-34页 |
第四章 看守所侦押分离的制度重构 | 第34-46页 |
第一节 看守所实现侦押分离应遵循的原则 | 第34-36页 |
一、保障刑事诉讼活动顺利进行的原则 | 第34页 |
二、遵循保障人权的原则 | 第34页 |
三、遵循控辩平衡的原则 | 第34-35页 |
四、坚持预防性及中立性的原则 | 第35-36页 |
五、完善刑事执行体系的原则 | 第36页 |
六、节约司法羁押成本的原则 | 第36页 |
第二节 看守所侦押分离的制度配套 | 第36-40页 |
一、完善审前羁押制度 | 第36-39页 |
二、建立审前羁押替代措施 | 第39-40页 |
第三节 看守所侦押分离的职能转型 | 第40-42页 |
一、看守所为中立的审前羁押场所 | 第40-41页 |
二、看守所强化服务诉讼功能 | 第41页 |
三、看守所对羁押失范享有监督权 | 第41-42页 |
第四节 司法行政机关职能的重新定位 | 第42-43页 |
一、确立司法行政机关刑罚执行机关的地位 | 第42页 |
二、建立刑罚执行统一数据库 | 第42-43页 |
三、填补刑事执行和刑罚执行的空窗期 | 第43页 |
第五节 公安机关侦押分离的侦查控制 | 第43-46页 |
一、对侦查权力的控制 | 第43-44页 |
二、对侦查程序的控制 | 第44页 |
三、侦查阶段的人权保障 | 第44-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附件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