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8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研究现状与综述 | 第10-12页 |
1.2.1 发展现状 | 第10-11页 |
1.2.2 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2-16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2-15页 |
1.3.2 研究方向 | 第15-16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1.4.1 文献研究法 | 第16页 |
1.4.2 功能分析法 | 第16页 |
1.4.3 经验总结法 | 第16页 |
1.4.4 描述性研究法 | 第16-17页 |
1.4.5 定性分析法 | 第17-18页 |
第二章 我国非学历教育培训行业国家标准政策的现状分析 | 第18-25页 |
2.1 非学历教育培训的理论概述 | 第18-21页 |
2.1.1 定义和概念 | 第18-19页 |
2.1.2 有关特点 | 第19-21页 |
2.2 我国非学历教育培训的现状 | 第21-23页 |
2.2.1 国内非学历教育培训主要情况 | 第21-22页 |
2.2.2 我国非学历教育培训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22-23页 |
2.3 非学历教育培训政策的现状 | 第23-25页 |
2.3.1 对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的扶持力度加大 | 第23-24页 |
2.3.2 法律政策大环境趋势变好 | 第24页 |
2.3.3 不公平与不平等政策问题仍然存在 | 第24-25页 |
第三章 对我国非学历教育培训行业国家标准政策进行完善的必要性分析 | 第25-36页 |
3.1 国家标准政策对非学历教育培训行业的现状负面影响 | 第25-31页 |
3.1.1 非学历教育培训行业准入标准的界定不够合理 | 第25-26页 |
3.1.2 非学历教育培训教师资源缺乏有效管理 | 第26-29页 |
3.1.3 缺乏对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的信用评价 | 第29-30页 |
3.1.4 非学历教育培训市场的监管机制不健全 | 第30-31页 |
3.2 完善国家标准政策对非学历教育培训行业的促进 | 第31-32页 |
3.2.1 促进非学历教育培训行业形成严格的准入机制 | 第31页 |
3.2.2 促进非学历教育培训教师的有效管理 | 第31-32页 |
3.2.3 促进非学历教育培训市场监管单位积极履职 | 第32页 |
3.3 完善国家标准政策的可行性 | 第32-36页 |
3.3.1 经济方面的可行性 | 第32页 |
3.3.2 政治可行性 | 第32-33页 |
3.3.3 技术理论可行性 | 第33-36页 |
第四章 国外非学历教育培训行业国家标准政策的可借鉴性分析 | 第36-40页 |
4.1 国外非学历教育培训行业国家标准政策的现状 | 第36-37页 |
4.1.1 经费支持保障 | 第36页 |
4.1.2 法律体系完善 | 第36-37页 |
4.2 国外非学历教育培训行业国家标准政策对国内标准的启发及可借鉴之处 | 第37-40页 |
4.2.1 体系规范 | 第37-38页 |
4.2.2 立法规范 | 第38页 |
4.2.3 政策规范 | 第38页 |
4.2.4 评估规范 | 第38-40页 |
第五章 对我国非学历教育培训标准的思考 | 第40-48页 |
5.1 我国非学历教育培训标准建设的思路 | 第40-41页 |
5.1.1 管理部门转变职能 | 第40页 |
5.1.2 建立健全有关法律体系 | 第40页 |
5.1.3 完善市场相关机制 | 第40-41页 |
5.2 我国非学历教育培训标准建设的政策建议 | 第41-48页 |
5.2.1 应对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的资质进行严格审核 | 第42页 |
5.2.2 应对非学历教育培训教师市场进行规范 | 第42-43页 |
5.2.3 建立完善的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评价标准 | 第43-45页 |
5.2.4 建立完善的非学历教育培训行业监管体系 | 第45-48页 |
结束语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