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导论 | 第9-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2-13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3 研究现状及不足 | 第13-16页 |
1.3.1 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2 研究不足 | 第15-16页 |
第2章 言心哲其人其学 | 第16-28页 |
2.1 言心哲其人-生平简介 | 第16-17页 |
2.2 言心哲其学-学术简介 | 第17-28页 |
2.2.1 学术脉络 | 第17-19页 |
2.2.2 学术成果 | 第19-24页 |
2.2.3 治学学风 | 第24-28页 |
第3章 言心哲的社会工作理论体系 | 第28-44页 |
3.1 社会工作基本概念介绍 | 第28-30页 |
3.1.1 “Social Work”的翻译、目的与方法 | 第28-29页 |
3.1.2 “Social Work”的萌芽与本土化 | 第29-30页 |
3.2 社会工作方法研究 | 第30-34页 |
3.2.1 三大传统社会工作方法 | 第30-32页 |
3.2.2 社会工作行政 | 第32-33页 |
3.2.3 社会工作研究 | 第33-34页 |
3.3 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体系 | 第34-37页 |
3.3.1 学校教育的主要层次与课程 | 第34-36页 |
3.3.2 社会工作者能力与素质培养 | 第36-37页 |
3.4 社会工作实务研究 | 第37-44页 |
3.4.1 社会问题与社会建设 | 第37-40页 |
3.4.2 农村社会工作研究 | 第40-42页 |
3.4.3 社会工作宣传方法 | 第42-44页 |
第4章 言心哲社会工作理论评析 | 第44-50页 |
4.1 言心哲社会工作理论的贡献 | 第44-48页 |
4.1.1 对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影响:立足本土,引其精华 | 第44-45页 |
4.1.2 对当代社会工作发展的价值:“需实”为基,经世致用 | 第45-48页 |
4.2 言心哲社会工作理论的局限性 | 第48-50页 |
4.2.1 偏向理论与讲求实用的矛盾关系 | 第48-49页 |
4.2.2 社会工作专业体系的失衡与不足 | 第49-50页 |
第5章 言心哲社会工作理论与当代社会工作发展 | 第50-57页 |
5.1 当前社会工作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50-52页 |
5.1.1 西方体系占主导,本土社工理论欠缺 | 第50-51页 |
5.1.2 偏向理论学习,实践研究空乏 | 第51页 |
5.1.3 社会工作教育与需求脱节 | 第51页 |
5.1.4 配套体系发展不完善,社会认可度低 | 第51-52页 |
5.2 言心哲社会工作理论对当代社会工作发展的借鉴 | 第52-57页 |
5.2.1 促进社会工作教育层次化与重点化发展 | 第52-53页 |
5.2.2 建设社会工作人才专业化与宏观化培养体系 | 第53-54页 |
5.2.3 加快社会工作本土化与国际化双向发展 | 第54-55页 |
5.2.4 继续社会工作服务的社会化与持续化发展 | 第55页 |
5.2.5 鼓励社会工作宣传的多样化与服务创新化发展 | 第55-57页 |
结语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附录A 言心哲学术文章目录 | 第63-65页 |
附录B 言心哲学术著作目录 | 第65-69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