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阶级结构与社会结构论文--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中、老年论文

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建设与运作研究--以深圳市龙岗区坪地街道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8-19页
    1.1 研究背景第8-9页
    1.2 研究对象第9页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9-10页
    1.4 相关概念界定第10-11页
    1.5 理论基础第11-12页
    1.6 国内外现状研究第12-17页
    1.7 研究创新点第17页
    1.8 研究方案设计第17-19页
第2章 深圳市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与香港长者护理中心的特点及发展差异第19-22页
    2.1 深圳市与香港日间护理中心建设运营情况对比第19-20页
        2.1.1 深圳市日间照料中心的建设运营情况第19页
        2.1.2 香港长者护理中心的建设运营情况第19-20页
        2.1.3 深圳市与香港中心建设运营的不同之处第20页
    2.2 深圳市对比香港日间护理中心的功能定位第20-21页
        2.2.1 深圳市日间照料中心的功能定位第20页
        2.2.2 香港长者日间护理中心的功能定位第20-21页
        2.2.3 深圳市与香港中心功能定位的不同之处第21页
    2.3 深圳市与香港老年人福利事业的差异及启示第21-22页
第3章 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需求与服务定位——以深圳龙岗区坪地街道为例第22-28页
    3.1 老年人对日间照料中心服务意愿调查第22-25页
        3.1.1 户籍与非户籍的差异第22-23页
        3.1.2 家庭结构的影响第23-24页
        3.1.3 自身条件因素第24-25页
    3.2 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需求的多样性第25-27页
        3.2.1 老年人对日间照料物质需求的多样第25-26页
        3.2.2 老年人心理精神需求的多样第26页
        3.2.3 不同区域人口结构需求的多样第26页
        3.2.4 不同运营主体需求的多样第26-27页
    3.3 坪地街道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养老的服务模式探索第27-28页
        3.3.1 适合中国国情的养老模式第27页
        3.3.2 坪地街道日间照料中心功能分类第27-28页
        3.3.3 坪地街道日间照料中心的空间功能类型第28页
第4章 深圳市龙岗区坪地街道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发展建设与运作第28-35页
    4.1 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坪地模式”探索第28-32页
        4.1.1 “1+1+1+1”的服务模式第28-29页
        4.1.2 坪地街道日间照料中心人力资源设置第29-30页
        4.1.3 中心的服务内容第30-31页
        4.1.4 中心入托申请流程第31-32页
    4.2 坪地街道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运营模式的可推行之处第32-33页
        4.2.1 完善街道基础服务建设,营造街道老有所养环境第32页
        4.2.2 满足居民养老服务需要,促进坪地和谐社会建设第32页
        4.2.3 落实国家养老服务政策,完善坪地养老服务体系第32页
        4.2.4 树立党政爱民为民形象,提升坪地老人生活幸福感第32-33页
        4.2.5 项目的可持续发展第33页
    4.3 坪地街道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与运作可改进之处第33-34页
        4.3.1 服务中心各区域功能定位混乱第33页
        4.3.2 社区居民和服务对象对中心认识比较模糊第33-34页
        4.3.3 享受日间照料人数少,部分设施闲置第34页
        4.3.4 专业人员配备有限,忽视软件建设,硬件设施不全面第34页
    4.4 进一步的完善与推广第34-35页
第5章 讨论与反思第35-39页
    5.1 关注服务设施合理化建设因素第35页
    5.2 注重宣传与认同第35-36页
    5.3 将实地考察与实际需求相结合第36页
    5.4 对现阶段我国发展日间照料中心的可行性思考第36-37页
    5.5 日间照料中心对我国养老保障事业发展的影响第37页
    5.6 研究分析中的不足与反思第37-39页
参考文献第39-42页
致谢第42-43页
附录A 居民走访访谈提纲第43-44页
附录B 社区老年人需求调查问卷第44-46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言心哲社会工作理论研究
下一篇:谐振激励下钻头的冲击破岩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