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导论 | 第8-17页 |
1.1 选题依据和意义 | 第8-9页 |
1.1.1 选题依据 | 第8-9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9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9-14页 |
1.2.1 关于民办社工机构功能的研究 | 第10-12页 |
1.2.2 关于民办社工机构运营状况的研究 | 第12-14页 |
1.3 研究方法和理论支持 | 第14-15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3.2 理论支持 | 第14-15页 |
1.4 研究重点、难点、创新点 | 第15-17页 |
1.4.1 研究重点 | 第15页 |
1.4.2 研究难点 | 第15页 |
1.4.3 研究创新点 | 第15-17页 |
第二章 民办社工机构的运营现状 | 第17-26页 |
2.1 民办社工机构的概念界定 | 第17页 |
2.2 民办社工机构的形成与发展 | 第17-20页 |
2.1.1 民办社工机构的形成背景 | 第17-18页 |
2.1.2 民办社工机构的发展路径 | 第18-20页 |
2.3 民办社工机构运营中存在的问题 | 第20-26页 |
2.3.1 对社工机构界定不一,机构自身认识模糊 | 第21-22页 |
2.3.2 政府支持不一,机构发展各异 | 第22页 |
2.3.3 运营资金短缺,自主性受限 | 第22-24页 |
2.3.4 服务专业性不足,社会公信度低 | 第24-25页 |
2.3.5 酬薪机制落后,专业人才流动性大 | 第25-26页 |
第3章 民办社工机构运营问题的根源分析 | 第26-35页 |
3.1 制度的不成熟、不完善分析 | 第26-29页 |
3.1.1 政策法规尚不成熟 | 第26-28页 |
3.1.2 管理制度的不完善 | 第28页 |
3.1.3 监督与评估制度的不完善 | 第28-29页 |
3.2 对民办社工机构的认识不足 | 第29-31页 |
3.2.1 地方政府的认识不足 | 第29-30页 |
3.2.2 社会的认识不足 | 第30-31页 |
3.2.3 民办社工机构对自身认识的不足 | 第31页 |
3.3 民办社工机构的自身因素 | 第31-35页 |
3.3.1 机构自身认识不足 | 第32页 |
3.3.2 机构自身管理能力不足 | 第32-33页 |
3.3.3 机构自身服务专业能力不足 | 第33-35页 |
第4章 民办社工机构运营问题的对策探讨 | 第35-45页 |
4.1 政府购买民办社工机构运营资助项目 | 第35-40页 |
4.1.1 政府购买运营资助项目的提出 | 第35-39页 |
4.1.2 政府购买运营资助项目的重要性 | 第39-40页 |
4.2 建立民办社工机构专业培训机制及社会宣传机制 | 第40-42页 |
4.2.1 建立专业培训机制 | 第40-41页 |
4.2.2 建立社会宣传机制 | 第41-42页 |
4.3 完善落实相关管理制度 | 第42-45页 |
4.3.1 完善落实酬薪与晋升制度 | 第42-43页 |
4.3.2 完善落实组织管理制度 | 第43页 |
4.3.3 完善落实组织监督与评估制度 | 第43-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附录A 梅州市民办社工机构运营现状访谈提纲 | 第49-50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