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1-21页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8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2.3 文献述评 | 第17-18页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8-19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8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4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19页 |
1.5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9-21页 |
第二章 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控制方式理论分析 | 第21-29页 |
2.1 理论依据 | 第21-24页 |
2.1.1 基于新制度企业理论的分析 | 第21-22页 |
2.1.2 基于母子公司资源互赖观点的分析 | 第22页 |
2.1.3 基于知识观点的分析 | 第22-23页 |
2.1.4 基于谈判能力理论的分析 | 第23-24页 |
2.2 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控制方式 | 第24-25页 |
2.2.1 等级制控制方式 | 第24页 |
2.2.2 契约制控制方式 | 第24-25页 |
2.2.3 混合制控制方式 | 第25页 |
2.3 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控制方式理论框架的分析 | 第25-29页 |
第三章 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现状与控制问题分析 | 第29-36页 |
3.1 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现状考察 | 第29-33页 |
3.1.1 投资规模 | 第29-30页 |
3.1.2 区域分布 | 第30-31页 |
3.1.3 行业结构 | 第31-32页 |
3.1.4 投资方式 | 第32-33页 |
3.2 对外直接投资的控制方式问题 | 第33-36页 |
3.2.1 投资控制方式与投资规模偏小问题 | 第33页 |
3.2.2 投资控制方式与投资区域集中问题 | 第33-34页 |
3.2.3 投资控制方式与投资行业结构狭窄问题 | 第34页 |
3.2.4 投资控制方式与对外直接投资方式不匹配问题 | 第34-36页 |
第四章 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控制方式实证分析 | 第36-51页 |
4.1 影响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控制方式的关键因素分析 | 第36-39页 |
4.1.1 企业特征因素 | 第36-37页 |
4.1.2 行业特征因素 | 第37-38页 |
4.1.3 东道国特征因素 | 第38-39页 |
4.2 计量模型构建 | 第39-40页 |
4.3 变量测度与数据说明 | 第40-44页 |
4.3.1 变量测度 | 第40-43页 |
4.3.2 数据来源与说明 | 第43-44页 |
4.4 实证结果和分析 | 第44-49页 |
4.4.1 投资控制方式与企业特征分析 | 第46-47页 |
4.4.2 投资控制方式与行业特征分析 | 第47-48页 |
4.4.3 投资控制方式与东道国区位特征分析 | 第48-49页 |
4.5 实证结论 | 第49-51页 |
第五章 推进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战略及政策建议 | 第51-55页 |
5.1 推进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战略对策 | 第51-53页 |
5.1.1 企业应注重实际控制权的获取而不是名义上的所有权 | 第51页 |
5.1.2 加强对先进技术和能源资源类行业的投资控制 | 第51-52页 |
5.1.3 根据东道国特征理性选择投资控制方式 | 第52-53页 |
5.2 配套政策建议 | 第53-55页 |
5.2.1 完善国内金融政策支持民营企业控制力度 | 第53页 |
5.2.2 健全行业服务保障体系支持战略性行业的控制力度 | 第53-54页 |
5.2.3 建立和完善风险防控体系防范东道国风险 | 第54-55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4页 |
致谢 | 第64-6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