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4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3-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4页 |
1.2 相关定义界定 | 第14-15页 |
1.2.1 房地产非均衡发展 | 第15页 |
1.2.2 地区收入差距 | 第15页 |
1.3 国内外相关文献回顾 | 第15-20页 |
1.3.1 国外研究文献回顾 | 第15-16页 |
1.3.2 国内研究文献回顾 | 第16-19页 |
1.3.3 研究现状评述 | 第19-20页 |
1.4 研究方法、思路及框架 | 第20-22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20页 |
1.4.2 研究思路 | 第20-21页 |
1.4.3 研究框架 | 第21-22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22-24页 |
第二章 房地产市场非均衡发展影响地区收入差距的机制 | 第24-35页 |
2.1 房地产市场影响地区收入差距的微观机制 | 第24-30页 |
2.1.1 消费者决策影响地区收入差距 | 第24-25页 |
2.1.2 财富再分配效应影响地区收入差距 | 第25-30页 |
2.2 房地产市场影响地区收入差距的宏观机制 | 第30-34页 |
2.2.1 房地产波纹效应与反波纹效应 | 第30-33页 |
2.2.2 房地产集聚效应 | 第33-34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我国房地产市场非均衡发展与地区收入差距的现状描述 | 第35-52页 |
3.1 我国房地产市场非均衡发展现状描述 | 第35-40页 |
3.1.1 房地产市场规模迅速扩大 | 第35-36页 |
3.1.2 房价增长速度持续高位 | 第36-37页 |
3.1.3 房地产供需失衡 | 第37-38页 |
3.1.4 我国房地产市场呈现出典型的区域非均衡发展特质 | 第38-40页 |
3.2 度量房地产市场非均衡指标 | 第40-44页 |
3.2.1 房地产市场有效需求 | 第40-41页 |
3.2.2 房地产市场有效供给 | 第41-43页 |
3.2.3 房地产非均衡度 | 第43-44页 |
3.3 我国地区收入差距现状描述 | 第44-48页 |
3.3.1 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现状描述 | 第44-46页 |
3.3.2 我国地区收入水平现状描述 | 第46-48页 |
3.4 度量地区收入差距指标 | 第48-51页 |
3.4.1 居民人均收入 | 第48-49页 |
3.4.2 泰尔指数 | 第49-50页 |
3.4.3 加权变异系数 | 第50-5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四章 房地产市场非均衡发展影响地区收入差距的计量检验 | 第52-66页 |
4.1 建立回归模型 | 第52-59页 |
4.1.1 变量说明 | 第52-55页 |
4.1.2 数据来源及统计描述 | 第55-56页 |
4.1.3 平稳性检验 | 第56-58页 |
4.1.4 相关性分析 | 第58-59页 |
4.2 计量估计和结果分析 | 第59-65页 |
4.2.1 面板模型的选取 | 第59-61页 |
4.2.2 整体样本的固定效应估计结果 | 第61页 |
4.2.3 整体样本的FGLS估计结果 | 第61-63页 |
4.2.4 分地区省际样本的FGLS估计结果 | 第63-65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五章 房地产市场发展缩小地区收入差距的对策 | 第66-71页 |
5.1 重视房地产市场非均衡发展对地区收入差距的重要影响 | 第66-67页 |
5.2 设计区域差异化的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 | 第67页 |
5.3 推动大中小城市协同发展 | 第67-68页 |
5.4 抓住国家战略机遇推动中、西部地区发展 | 第68-69页 |
5.5 协调房地产业与其他行业之间均衡发展 | 第69-70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71-74页 |
研究结论 | 第71-72页 |
创新点 | 第72页 |
研究不足及展望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