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计划与经营决策论文--企业行政管理论文--人事管理论文

情绪智力对积极组织行为的影响:自尊和组织自尊的中介作用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16页
    1.1 问题提出第12-13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3-16页
        1.2.1 理论意义第13-14页
        1.2.2 实践意义第14-16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16-30页
    2.1 情绪智力第16-19页
        2.1.1 情绪智力的概念第16-17页
        2.1.2 情绪智力的理论模型结构第17-18页
        2.1.3 情绪智力的测量第18-19页
    2.2 积极组织行为第19-22页
        2.2.1 积极组织行为的概念第19-20页
        2.2.2 积极组织行为的概念与相似概念的比较第20-21页
        2.2.3 积极组织行为的结构与测量第21-22页
    2.3 自尊第22-24页
        2.3.1 自尊的概念第22页
        2.3.2 内隐自尊的概念第22-23页
        2.3.3 自尊的测量第23页
        2.3.4 内隐自尊的测量第23-24页
    2.4 组织自尊第24-26页
        2.4.1 组织自尊的概念第24-25页
        2.4.2 组织内隐自尊的概念第25页
        2.4.3 组织自尊的测量第25页
        2.4.4 组织内隐自尊的测量第25-26页
    2.5 情绪智力、积极组织行为、自尊和组织自尊的关系第26-30页
        2.5.1 情绪智力与积极组织行为的关系第26-27页
        2.5.2 情绪智力与自尊的关系第27-28页
        2.5.3 自尊与积极组织行为的关系第28页
        2.5.4 情绪智力与组织自尊的关系第28-29页
        2.5.5 组织自尊与积极组织行为的关系第29-30页
第三章 研究构想与预调查第30-41页
    3.1 总的研究构想第30页
    3.2 研究假设第30-34页
        3.2.1 研究一的假设第30-32页
        3.2.2 研究二的假设第32-34页
    3.3 总的研究路径第34-35页
    3.4 预调查与问卷检验第35-41页
        3.4.1 预调查的研究目的第35页
        3.4.2 研究方法第35页
        3.4.3 研究对象第35-36页
        3.4.4 预调查问卷的分析第36-40页
        3.4.5 预调查问卷小结第40-41页
第四章 研究一:情绪智力对积极组织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第41-65页
    4.1 研究目的第41页
    4.2 理论框架第41页
    4.3 研究工具第41-42页
    4.4 统计分析方法第42页
    4.5 研究过程第42-44页
    4.6 量表的信效度检验第44-45页
        4.6.1 情绪智力量表第44页
        4.6.2 积极组织行为量表第44页
        4.6.3 自尊量表第44页
        4.6.4 组织自尊量表第44-45页
        4.6.5 各量表信度第45页
    4.7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第45页
    4.8 结果与分析第45-57页
        4.8.1 各变量在人口统计学、组织学变量上的差异研究第45-49页
        4.8.2 情绪智力与自尊、组织自尊和积极组织行为的关系第49-52页
        4.8.3 自尊对情绪智力和积极组织行为的中介作用第52-54页
        4.8.4 组织自尊对情绪智力和积极组织行为的中介作用第54-56页
        4.8.5 多重中介作用机制第56-57页
    4.9 研究讨论第57-63页
        4.9.1 人口统计学因素对各变量的影响第57-60页
        4.9.2 情绪智力与积极组织行为的关系第60-61页
        4.9.3 情绪智力和自尊的关系第61页
        4.9.4 情绪智力和组织自尊的关系第61-62页
        4.9.5 自尊的中介作用机制第62页
        4.9.6 组织自尊的中介作用机制第62-63页
        4.9.7 自尊、组织自尊在情绪智力与积极组织行为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机制第63页
    4.10 小结第63-65页
第五章 研究二:内隐自尊与组织内隐自尊的关系研究第65-76页
    5.1 研究目的及内容第65-66页
        5.1.1 研究目的第65页
        5.1.2 研究内容第65-66页
    5.2 研究理论框架第66页
    5.3 研究工具第66-69页
        5.3.1 内隐自尊测量程序第66-68页
        5.3.2 组织内隐自尊测量程序第68-69页
    5.4 研究方法第69-70页
        5.4.1 统计分析方法第69页
        5.4.2 访谈法第69-70页
    5.5 研究对象第70页
    5.6 研究过程第70-71页
    5.7 结果与分析第71-73页
        5.7.1 数据的预处理第71页
        5.7.2 数据分析第71-73页
    5.8 研究讨论第73-75页
        5.8.1 内隐效应分析第73-74页
        5.8.2 自尊、内隐自尊、组织自尊和组织内隐自尊的关系第74页
        5.8.3 内隐自尊、组织内隐自尊在情绪智力与积极组织行为之间的关系第74-75页
    5.9 小结第75-76页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第76-80页
    6.1 研究结论第76页
    6.2 管理实践启示第76-78页
    6.3 研究创新第78-79页
    6.4 研究局限与展望第79-80页
参考文献第80-90页
附录一 预调查问卷第90-95页
附录二 正式调查问卷第95-100页
附录三 SC-IAT内隐自尊指导语第100-101页
附录四 SC-IAT组织内隐自尊指导语第101-102页
附录五 组织内隐自尊访谈提纲第102-10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03-104页
致谢第104页

论文共10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内隐追随对建言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下一篇:侧入射超声波液体界位检测建模及关键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