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劳动经济论文--世界各国劳动经济概况论文--中国论文--劳动工资论文

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关系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导论第9-20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9-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文献综述第11-16页
        1.2.1 劳动报酬和劳动生产率的基本理论第11-13页
        1.2.2 劳动报酬和劳动生产率关系研究的文献综述第13-16页
        1.2.3 劳动报酬和劳动生产率关系研究评述第16页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6-20页
        1.3.1 研究思路第16-17页
        1.3.2 研究框架第17页
        1.3.3 研究方法第17-18页
        1.3.4 创新点与难点第18-20页
第2章 劳动报酬和劳动生产率关系的理论分析第20-29页
    2.1 劳动报酬的理论分析第20-23页
        2.1.1 劳动报酬的定义第20页
        2.1.2 工资决定理论第20-23页
        2.1.3 劳动生产率对劳动报酬的决定第23页
    2.2 劳动生产率的理论分析第23-25页
        2.2.1 劳动生产率的定义第23-24页
        2.2.2 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因素第24页
        2.2.3 劳动报酬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第24-25页
    2.3 劳动报酬和劳动生产率的作用机理第25-29页
        2.3.1 劳动生产率的作用机理第25-26页
        2.3.2 劳动报酬的作用机理第26页
        2.3.3 劳动生产率和劳动报酬的相互作用机理第26-27页
        2.3.4 劳动生产率和劳动报酬的同步分析第27-29页
第3章 我国劳动报酬和劳动生产率的现实比较第29-38页
    3.1 劳动报酬和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的比较第29-34页
        3.1.1 我国职工工资和劳动生产率的基本情况第29-31页
        3.1.2 我国职工工资和劳动生产率的发展与比较第31-34页
    3.2 代表性行业工资与劳动生产率的情况第34-38页
        3.2.1 制造业工资和劳动生产率的比较第34-35页
        3.2.2 建筑业工资和劳动生产率的比较第35-38页
第4章 我国劳动报酬和劳动生产率关系的实证分析第38-56页
    4.1 工资和劳动生产率关系的计量分析第38-43页
        4.1.1 工资和劳动生产率的计量分析过程第38-43页
        4.1.2 实证分析结果总结第43页
    4.2 工资的决定因素分析第43-56页
        4.2.1 面板模型的构建与分析第44-47页
        4.2.2 分时间段模型分析第47-50页
        4.2.3 地区分类模型分析第50-54页
        4.2.4 结论分析第54-56页
第5章 总结与对策建议第56-60页
    5.1 总结第56-57页
        5.1.1 劳动生产率和劳动报酬的关系总结第56页
        5.1.2 对劳动报酬和劳动生产率同步的理解第56-57页
    5.2 对策建议第57-60页
        5.2.1 完善收入分配机制,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率第57-58页
        5.2.2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第58-59页
        5.2.3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为经济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第63-64页
后记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产业结构升级与大学生就业联动效应研究
下一篇:私人就业培训对个人收入的效应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