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绪论 | 第10-22页 |
(一) 问题提出 | 第10-11页 |
(二)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12页 |
1.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三) 概念界定 | 第12-13页 |
1. BETD计划 | 第12页 |
2. 教师教育 | 第12页 |
3.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 | 第12-13页 |
4. 反思性教学 | 第13页 |
(四) 文献综述 | 第13-20页 |
1. 对纳米比亚教师教育研究的综述 | 第13-16页 |
(1) 教师教育政策的分析 | 第13-14页 |
(2) 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 | 第14-16页 |
(3) 教师教育的影响因素及作用等方面的研究 | 第16页 |
2. 对纳米比亚基础教育教师文凭计划研究的综述 | 第16-20页 |
(1)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7-18页 |
(2)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8-20页 |
3. 对已有研究的反思 | 第20页 |
(五)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20-22页 |
1. 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2.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一、纳米比亚基础教育教师文凭计划产生的背景 | 第22-28页 |
(一) 国际背景 | 第22-23页 |
1. 全民教育和千年发展目标要求加强教师教育改革 | 第22页 |
2. 反思型教师培养的思潮给教师教育带来了挑战 | 第22-23页 |
(二) 国内背景 | 第23-28页 |
1. 国家独立初期对教师教育发展的需求 | 第23-25页 |
2. 西方教育理念与实践的发展对教师教育计划的指导 | 第25-26页 |
3. 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为教师教育计划提供了技术支持 | 第26-28页 |
二、纳米比亚基础教育教师文凭计划的理念、目标与内容 | 第28-38页 |
(一) 计划的理念 | 第28-30页 |
1. 以学习者为中心 | 第28-29页 |
2. 批判性行动研究 | 第29-30页 |
(二) 计划的目标 | 第30页 |
(三) 计划的内容 | 第30-38页 |
1. 入学条件 | 第30-31页 |
2. 课程设置 | 第31-36页 |
3. 评估方式 | 第36-38页 |
三、纳米比亚基础教育教师文凭计划的实施及成效 | 第38-50页 |
(一) 计划的实施 | 第38-41页 |
1. 计划的资金来源 | 第38页 |
2. 计划的实施者和参与者 | 第38-39页 |
3. 计划的实施方式 | 第39-41页 |
(1) 定期面授 | 第39页 |
(2) 远程培训 | 第39页 |
(3) 反思日志 | 第39-40页 |
(4) 校本活动 | 第40-41页 |
(二) 计划的实施成效 | 第41-50页 |
1. 教师队伍不断壮大 | 第41-42页 |
2. 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提高 | 第42-50页 |
四、纳米比亚基础教育教师文凭计划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 | 第50-59页 |
(一) 纳米比亚基础教育教师文凭计划的特点 | 第50-55页 |
1. 实施理念的特点 | 第50-51页 |
2. 课程设置的特点 | 第51-53页 |
3. 实施机构的特点 | 第53-55页 |
(1) 组织结构实行扁平化管理 | 第53-54页 |
(2) 组织机构间注重分工合作 | 第54-55页 |
(二) 纳米比亚基础教育教师文凭计划存在的问题 | 第55-59页 |
1. 资金支持方面的问题 | 第55-56页 |
2. 能力建设方面的问题 | 第56-59页 |
结语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附录一 BETD计划核心课程、主修和辅修课程学时百分比及学分 | 第64-65页 |
附录二 BETD计划主修课程与辅修课程选择 | 第65-6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