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古典诗词教学策略探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绪论 | 第8-14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8页 |
二、课题研究目标与意义 | 第8-9页 |
三、研究现状综述 | 第9-12页 |
(一) 教学内容 | 第9页 |
(二) 教学方法 | 第9-11页 |
(三) 教学手段 | 第11-12页 |
四、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一)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 第13页 |
(二) 具体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第一章 古典诗词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 第14-18页 |
一、古典诗词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地位 | 第14-16页 |
(一) 教学大纲的变化体现古典诗词教学地位的提升 | 第14-15页 |
(二) 古典诗词教学具体地位体现 | 第15-16页 |
二、古典诗词教学的作用 | 第16-18页 |
(一)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 第16页 |
(二) 陶冶道德情操 | 第16-17页 |
(三) 培养审美情趣 | 第17-18页 |
第二章 高中古诗词教学现状及原因分析 | 第18-25页 |
一、学生问卷调查与现状分析 | 第18-20页 |
二、教师问卷调查与现状分析 | 第20-21页 |
三、古典诗词教学出现的问题原因分析 | 第21-25页 |
(一) 从教师方面分析 | 第21-23页 |
(二) 从学生方面分析 | 第23-25页 |
第三章 新课改后高中古典诗词教学的原则与特点 | 第25-29页 |
一、新课改后古典诗词教学的原则 | 第25-26页 |
(一) 育人的原则 | 第25页 |
(二) 提高语文能力的原则 | 第25-26页 |
(三) 一样与多样相结合的原则 | 第26页 |
(四) 与时俱进的原则 | 第26页 |
二、新课改后古典诗词教学的特点 | 第26-29页 |
(一) 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 | 第27页 |
(二) 注重人文精神的传承 | 第27页 |
(三) 注重想象与感悟 | 第27页 |
(四) 注重现代与历史的结合 | 第27-29页 |
第四章 高中古典诗词教学有效策略 | 第29-58页 |
一、提升教师素质 | 第29-30页 |
(一) 提升教师专业素质 | 第29页 |
(二) 改变应试观念,提升综合素质 | 第29-30页 |
二、教师应重视对教材的研究 | 第30-43页 |
(一) 人教版新旧教材对比 | 第31-33页 |
(二) 新旧教材对比对于古典诗词教学的启示 | 第33-43页 |
三、改变传统教学理念 | 第43-51页 |
(一) 激发学生兴趣 | 第43页 |
(二) 营造学习古典诗词的氛围 | 第43-45页 |
(三) 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 第45-50页 |
(四) 课上课下双结合 | 第50-51页 |
四、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 | 第51-53页 |
(一) 教会学生积累的方法 | 第51页 |
(二) 教会学生整理的方法 | 第51-52页 |
(三) 教会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 | 第52-53页 |
五、解决新课改后新出现的教学问题 | 第53-58页 |
(一) 解决对基础知识忽略的方法 | 第53页 |
(二) 调控课堂节奏的方法 | 第53-58页 |
结语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