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一章:引言 | 第7-9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7页 |
二、研究问题 | 第7页 |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7-9页 |
第二章:教学行为与社会性别的相关研究 | 第9-19页 |
一、教师教学行为研究 | 第9-15页 |
(一) 国外教学行为研究 | 第9-11页 |
(二) 国内教学行为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三) 化学教学行为研究 | 第14-15页 |
二、教育领域社会性别研究 | 第15-16页 |
(一) 国外有关教育领域社会性别研究现状 | 第15页 |
(二) 国内教育领域社会性别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三、理论基础 | 第16-19页 |
(一) 生理学基础 | 第17页 |
(二) 心理学基础 | 第17-18页 |
(三) 哲学基础 | 第18-19页 |
第三章:案例研究 | 第19-35页 |
一、研究对象 | 第19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9-24页 |
(一) 弗兰德斯语言分析法 | 第19-21页 |
(二) 基于信息技术的互动分析的编码系统(ITIAS) | 第21-24页 |
三、案例分析 | 第24-35页 |
(一) 男女教师迁移矩阵分析 | 第24-27页 |
(二) 教师与学生语言百分比的动态特征曲线及其对比分析 | 第27-28页 |
(三) 男女教师互动分析曲线图及其对比分析 | 第28-30页 |
(四) 男女教师化学教学行为对比分析 | 第30-35页 |
第四章、结论与反思 | 第35-36页 |
一、结论 | 第35页 |
二、反思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8页 |
致谢 | 第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