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绪论 | 第9-15页 |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11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4-15页 |
第一章 人民银行行员绩效考核的内涵及相关理论 | 第15-20页 |
第一节 人民银行中支行行员绩效考核的内涵 | 第15-18页 |
一、人民银行行员的界定 | 第15页 |
二、人民银行行员绩效考核的概念 | 第15-17页 |
三、人民银行行员绩效考核的特点 | 第17-18页 |
四、人民银行行员绩效考核的基本原则 | 第18页 |
第二节 人民银行行员绩效考核相关理论 | 第18-20页 |
一、目标管理理论 | 第18-19页 |
二、双因素理论 | 第19页 |
三、360 度考核法 | 第19-20页 |
第二章 人民银行中支行行员绩效考核现状—以呼伦贝尔市为例 | 第20-28页 |
第一节 呼伦贝尔市中支行及其人员配置概况 | 第20-24页 |
一、机构设置与职责 | 第20-21页 |
二、行员队伍情况 | 第21-24页 |
第二节 呼伦贝尔市中支行行员绩效考核现状 | 第24-28页 |
一、绩效考核的基本内容 | 第24页 |
二、绩效考核方法和程序 | 第24-25页 |
三、考核指标的设定 | 第25页 |
四、考核结果的等次 | 第25-27页 |
五、考核结果的应用 | 第27-28页 |
第三章 呼伦贝尔市中支行行员绩效考核的现存问题及影响因素 | 第28-39页 |
第一节 呼伦贝尔市中支行行员绩效考核的现存问题 | 第28-34页 |
一、考核主体和客体考核意识淡薄 | 第28-29页 |
二、考核标准笼统致使其可操作性差 | 第29页 |
三、考核主体缺位且权责不清 | 第29-30页 |
四、考核方法缺少动态性和客观性 | 第30-31页 |
五、考核程序的设置与执行不规范 | 第31-32页 |
六、考核结果等次少且应用效果有限 | 第32-33页 |
七、考核工作缺少全面监督 | 第33页 |
八、考核规章制度仍须完善 | 第33-34页 |
第二节 影响呼伦贝尔市中支行行员绩效考核的因素 | 第34-39页 |
一、考核环境因素 | 第35-36页 |
二、考核主体因素 | 第36-37页 |
三、考核客体因素 | 第37-39页 |
第四章 改进人民银行中支行行员绩效考核工作的对策 | 第39-51页 |
第一节 树立正确的绩效考核理念 | 第39-40页 |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考核理念 | 第39页 |
二、树立“为组织目标服务”的考核理念 | 第39-40页 |
第二节 构建人民银行中支行行员绩效考核体系 | 第40-46页 |
一、科学设置绩效考核指标 | 第40-42页 |
二、丰富考核结果等次 | 第42页 |
三、优化绩效考核程序 | 第42-44页 |
四、革新绩效考核方法和技术 | 第44-46页 |
第三节 完善人民银行中支行行员绩效考核相关制度 | 第46-51页 |
一、健全民主参与与沟通制度 | 第46-47页 |
二、完善考核激励制度 | 第47-49页 |
三、完善考核申诉与监督制度 | 第49-50页 |
四、建立健全与考核配套的规章制度 | 第50-51页 |
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