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语义、词汇、词义(训诂学)论文--现代词汇论文

基于元话语能力的汉语话语标记研究

中文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6-40页
   ·问题的提出第16-20页
   ·话语标记研究综述第20-37页
     ·国外话语标记研究历程第20-26页
     ·国内话语标记研究现状第26-37页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第37-38页
     ·研究内容第37页
     ·所用理论和研究方法第37-38页
   ·论文结构第38-39页
   ·语料来源说明第39-40页
第二章 元话语能力:从元认知交互到话语标记第40-79页
   ·元认知和元话语能力第40-51页
     ·对元认知的认识第40-45页
     ·对元话语能力的认识第45-51页
   ·对元话语的认识第51-68页
     ·元话语和基本话语的结构关系第52-55页
     ·元话语对元认知交互的体现第55-64页
     ·元话语的分类第64-68页
   ·元话语的标记化第68-72页
     ·标记化的语用原因第68-69页
     ·标记化的机制:语法化第69-72页
   ·元话语与话语标记的关系第72-77页
     ·元话语和话语标记在形式上的对应关系第72-75页
     ·元话语与话语标记的区别第75-77页
   ·本章小结第77-79页
第三章 从元话语能力看话语标记的界定与分类第79-111页
   ·话语标记的名称和范围第79-85页
     ·“话语标记”和“语用标记”之争第79-84页
     ·我们对“话语标记”的理解第84-85页
   ·话语标记的特征第85-91页
     ·语音特征第85-86页
     ·句法特征第86-88页
     ·形式特征第88页
     ·语义特征第88-89页
     ·语用特征第89-90页
     ·从话语标记的特征看什么不是话语标记第90-91页
   ·话语标记与其他一些术语的区别第91-98页
     ·话语标记与插入语第92-95页
     ·话语标记与口头禅第95-96页
     ·话语标记与连词第96-98页
   ·话语标记的分类第98-109页
     ·汉语话语标记的已有分类第99-106页
     ·我们的分类第106-109页
   ·本章小结第109-111页
第四章 从辖域入手看话语标记程序功能的实施第111-164页
   ·辖域的数量和方向第112-123页
     ·单向辖域话语标记第112-116页
     ·双向双个辖域话语标记第116-120页
     ·双向多个辖域话语标记第120-122页
     ·双向辖域话语标记的特殊情况第122-123页
   ·辖域的语义内容第123-131页
     ·辖域的语义内容是场景中的事件时第124-127页
     ·辖域的语义内容是话语时第127-131页
   ·话语标记与话轮、话题的关系第131-150页
     ·话轮与话题第131-133页
     ·跨话轮的话语标记及其与话题的关系第133-140页
     ·话轮内的话语标记及其与话题的关系第140-150页
   ·话语标记与其辖域所在语句的松紧程度第150-158页
     ·不同松紧程度的原因第150-151页
     ·话语标记与辖域所在语句的三种关系第151-158页
   ·话语标记程序功能实施的演示——以“话说回来”为例第158-163页
     ·话语标记“话说回来”的语用分析第158-159页
     ·话语标记“话说回来”的程序功能第159-163页
   ·本章小结第163-164页
第五章 话语标记研究对教学的启示第164-193页
   ·话语标记课堂教学现状第164-172页
     ·从调查问卷结果看话语标记的教学现状第166-168页
     ·从教师话语中话语标记的使用情况看话语标记的教学现状第168-172页
   ·在听力教学中培养留学生利用话语标记引导功能的能力第172-178页
     ·培养留学生利用话语标记预测信息的能力第172-175页
     ·培养留学生利用话语标记把握话语结构或注意细节的能力第175-176页
     ·培养留学生利用话语标记的语音特征理解语篇的能力第176-178页
   ·采用隐性教学法加强对默会型话语标记的教学第178-191页
     ·加强默会型话语标记教学的理由第178-181页
     ·采用隐性教学法进行教学第181-191页
   ·本章小结第191-193页
第六章 结语第193-198页
   ·本文的研究内容总结第193-194页
   ·本文的创新点第194-196页
   ·本文的不足之处和今后的研究方向第196-198页
中文参考文献第198-212页
英文参考文献第212-217页
附录一:HSK动态作文语料库所选语料的情况第217-218页
附录二:HSK作文中出现的话语标记第218-220页
附录三:现有研究对话语标记的分类第220-225页
附录四:对外汉语教师话语标记教学情况调查问卷第225-227页
后记第227-229页
读博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第229页

论文共22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越汉植物词隐喻对比较研究
下一篇:语言距离与吴语互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