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财务管理论文

民营企业管理层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的循环推动效应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目录第8-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20页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11-12页
     ·研究背景第11-12页
     ·研究意义第12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第12-18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4-17页
     ·国内外研究述评第17-18页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18-20页
     ·研究内容第18页
     ·研究方法第18-20页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第20-30页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20-23页
     ·民营企业第20页
     ·管理层第20-21页
     ·股权激励第21-22页
     ·公司业绩第22页
     ·循环推动效应第22-23页
   ·管理层股权激励理论基础第23-27页
     ·委托代理理论第23-24页
     ·双因素激励理论第24-25页
     ·人力资本理论第25-26页
     ·交易费用理论第26-27页
   ·管理层持股对公司业绩影响的相关理论第27-29页
     ·掘壕自守理论第27页
     ·利益趋同理论第27-28页
     ·区间效应理论第28-29页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3章 我国民营企业管理层股权激励的现状分析第30-39页
   ·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历程第30-31页
     ·初步探索阶段第30页
     ·停滞不前阶段第30页
     ·跨越式发展阶段第30页
     ·高速发展阶段第30-31页
   ·我国民营企业管理层股权激励的现状第31-34页
     ·实施管理层股权激励的企业数量第31-32页
     ·实施管理层股权激励的模式第32-33页
     ·实施管理层股权激励的力度第33页
     ·实施管理层股权激励的行业分布第33-34页
   ·民营企业管理层股权激励存在问题分析第34-37页
     ·对管理层的激励力度不适当第34-35页
     ·缺乏科学的业绩评价考核体系第35页
     ·外部治理环境失衡第35-36页
     ·内部治理结构尚不完善第36-37页
   ·本章小结第37-39页
第4章 我国民营企业公司业绩对激励偏好的影响分析第39-46页
   ·实证研究设计第39-42页
     ·研究假设的提出第39页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第39-40页
     ·变量的选取及说明第40-42页
     ·模型构建第42页
   ·实证结果与分析第42-45页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第42-43页
     ·激励偏好与公司业绩的回归结果分析第43-45页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5章 我国民营企业管理层股权激励力度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分析第46-54页
   ·实证研究设计第46-49页
     ·研究假设的提出第46页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第46-47页
     ·变量的选取及说明第47-48页
     ·模型构建第48-49页
   ·实证结果与分析第49-53页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第49-50页
     ·激励力度与公司业绩的回归分析第50-53页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6章 我国民营企业管理层股权激励的优化建议第54-58页
   ·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激励偏好第54页
   ·合理提高激励力度第54-55页
   ·股权激励优化方案第55-57页
     ·培育有效的资本市场第55页
     ·健全职业经理人市场第55页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第55-56页
     ·均衡公司治理第56页
     ·平衡法人治理第56-57页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结论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和主要成果第63-64页
致谢第64-65页
作者简介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集群升级导向的企业高管团队匹配缺陷研究
下一篇:酒店员工情绪劳动与工作倦怠、工作满意度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