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 ·课题的来源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 ·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10-13页 |
| ·国内有关的著作 | 第10-11页 |
| ·国外有关的著作 | 第11页 |
| ·国内有关的期刊论文 | 第11页 |
| ·国内有关的学位论文 | 第11-12页 |
| ·参考乐谱 | 第12-13页 |
|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3页 |
|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 第2章 亨德尔的生平及其清唱剧创作 | 第14-20页 |
| ·生平简介 | 第14-16页 |
| ·亨德尔的清唱剧创作 | 第16-18页 |
| ·亨德尔清唱剧在巴洛克时期的重要性 | 第18页 |
| ·本章小结 | 第18-20页 |
| 第3章 《Come and trip it》与《Where’er you walk》的音乐分析 | 第20-32页 |
| ·《Come and trip it》的音乐分析 | 第20-24页 |
| ·《Come and trip it》的创作背景 | 第20-21页 |
| ·《Come and trip it》的曲式结构 | 第21-22页 |
| ·《Come and trip it》的旋律手法 | 第22-24页 |
| ·《Where’er you walk》的音乐分析 | 第24-29页 |
| ·《Where’er you walk》的创作背景 | 第24-25页 |
| ·《Where’er you walk》的曲式结构 | 第25-26页 |
| ·《Where’er you walk》的旋律手法 | 第26-29页 |
| ·共同的风格与特征 | 第29-31页 |
| ·内容上贴近现实生活 | 第29-30页 |
| ·写作上严谨而丰富 | 第30页 |
| ·音乐变化少 | 第30-31页 |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 第4章 《Come and trip it》与《Where’er you walk》的演唱技巧要求 | 第32-47页 |
| ·歌曲呼吸的控制、处理 | 第32-35页 |
| ·基本生理机制 | 第32-33页 |
| ·在两首咏叹调中的诠释应用 | 第33-35页 |
| ·歌曲韵律和语言的掌握 | 第35-39页 |
| ·模仿朗诵歌词的音调和语气 | 第36-37页 |
| ·《Come and trip it》与《Where’er you walk》中的归韵 | 第37-39页 |
| ·保持纯正的英式发音 | 第39页 |
| ·歌曲音色和力度的要求 | 第39-42页 |
| ·歌曲情感和心理状态的把握 | 第42-44页 |
| ·歌曲装饰乐句的演唱处理 | 第44-45页 |
|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 结论 | 第47-49页 |
| 附录 | 第49-56页 |
| 附录一:《Come and trip it》谱 | 第49-52页 |
| 附录二:《Where’er you walk》谱 | 第52-54页 |
| 附录三:《Come and trip it》原文翻译及音标对照 | 第54-55页 |
| 附录四:《Where’er you walk》原文翻译及音标对照 | 第55-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59-60页 |
| 致谢 | 第60-62页 |
| 音乐会曲目单 | 第62-64页 |
| 作者简介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