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引言 | 第9-11页 |
| 1 研究理论基础 | 第11-23页 |
| ·民族文化差异性在动画角色设计中的比较与研究 | 第11-15页 |
|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 ·动画角色设计中民族文化差异性比较与分类 | 第11-15页 |
| ·动画角色设计的概念与意义 | 第15-16页 |
| ·动画与动画角色的概念 | 第15-16页 |
| ·动画角色设计的任务与意义 | 第16页 |
| ·动画角色设计的艺术特征 | 第16-19页 |
| ·形象塑造的拟人化 | 第16-17页 |
| ·创作手法的简洁化 | 第17页 |
| ·语言表达的幽默化 | 第17-18页 |
| ·夸张与变形的融合性 | 第18页 |
| ·虚拟性与技术表现性的完美统一 | 第18-19页 |
| ·动画角色形象设计的分类研究 | 第19-23页 |
| ·按角色形象设计的组成要素分类 | 第19-20页 |
| ·按角色属性分类 | 第20页 |
| ·按艺术风格分类 | 第20-23页 |
| 2 我国动画角色设计创作风格及其民族特性 | 第23-35页 |
| ·我国动画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 第23-26页 |
| ·分析我国动画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之意义 | 第23页 |
| ·动画产业的概念 | 第23页 |
| ·我国动画产业现状分析 | 第23-26页 |
| ·我国动画中传统民族文化元素的运用研究 | 第26-30页 |
| ·我国传统民族文化元素概念与分类 | 第26-29页 |
| ·传统民族文化元素在我国经典动画中的运用分析 | 第29-30页 |
| ·我国动画角色设计中民族化的体现 | 第30-32页 |
| ·题材内容的中国化 | 第30-31页 |
| ·角色设计的民族化 | 第31-32页 |
| ·我国动画角色设计中民族化内涵存在的不足 | 第32-35页 |
| ·对民族传统文化元素运用的思想认识 | 第32-33页 |
| ·对动画角色创新设计的思维模式 | 第33-35页 |
| 3 民族文化差异性对动画角色设计的意义与分析 | 第35-42页 |
| ·民族文化与动画艺术的关系 | 第35页 |
| ·动画角色设计中民族文化差异性的比较以美国和日本为例 | 第35-39页 |
| ·民族文化特性在以美国为代表的欧美动画角色设计中的展现 | 第35-36页 |
| ·美国动画角色造型特点 | 第36-37页 |
| ·美国动画角色动作特点 | 第37页 |
| ·美国动画角色性格特点 | 第37-38页 |
| ·美国动画角色台词语言特点 | 第38-39页 |
| ·民族文化特性在以日本为代表的亚洲动画角色设计中的展现 | 第39-42页 |
| ·日本民族文化特征对其动画设计的影响 | 第39-40页 |
| ·日本动画角色造型特点 | 第40页 |
| ·日本动画角色动作特点 | 第40页 |
| ·日本动画角色性格特点 | 第40-41页 |
| ·日本动画角色台词语言特点 | 第41-42页 |
| 4 创造具有民族特色符合国际语境的动画角色 | 第42-45页 |
| ·挖掘民族文化,将中国元素植入动画角色设计中 | 第42-43页 |
| ·立足现实生活,将当代时尚文化元素与传统文化元素融为一体 | 第43-45页 |
| 结论 | 第45-46页 |
| 附图 | 第46-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 致谢 | 第54-55页 |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