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聊天的多角度探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选题意义与价值 | 第10-11页 |
·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第二章 观察研究 | 第14-19页 |
·初步观察和设想 | 第14-16页 |
·划分标准和数据搜集 | 第16-19页 |
·言语社团 | 第16-17页 |
·数据 | 第17-19页 |
第三章 中国人聊天 | 第19-31页 |
·聊天类型 | 第19-21页 |
·问候聊天 | 第19-20页 |
·普通聊天 | 第20页 |
·闲聊 | 第20-21页 |
·聊天因素 | 第21-31页 |
·聊天参与者 | 第21-25页 |
·聊天环境 | 第25-27页 |
·聊天话题 | 第27-30页 |
·小结 | 第30-31页 |
第四章 中美聊天对比 | 第31-47页 |
·中美聊天差异 | 第31-32页 |
·聊天话题 | 第31页 |
·会话语篇的构成 | 第31-32页 |
·会话规则 | 第32页 |
·差异分析 | 第32-47页 |
·自我呈现 | 第33-38页 |
·交际风格 | 第38-41页 |
·聊天内容 | 第41-47页 |
第五章 对外汉语教学建议 | 第47-50页 |
·对外汉语教材话题设计 | 第47页 |
·对外汉语教材话题编写和使用 | 第47-48页 |
·聊天教学中遵循的原则 | 第48-50页 |
·随即渗透 | 第48-49页 |
·循序渐进 | 第49页 |
·注重实践 | 第49-50页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