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初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美育论文--音乐论文

建国后我国小学音乐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比较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绪论第8-12页
 一、选题缘起第8-9页
 二、研究意义与价值第9-10页
 三、研究范围与方法第10-12页
第一章 不同时期小学音乐教学大纲的文本比较第12-21页
 第一节 八部教学大纲教学目的(目标)的比较第12-15页
 第二节 八部教学大纲的教学内容的比较第15-18页
 第三节 八部教学大纲教学方法(要求)的比较第18-21页
第二章 不同时期小学音乐教学大纲教育观念的比较分析第21-36页
 第一节 建国十七年至“文革”结束第22-25页
  一、强调功能的音乐教育观第22-23页
  二、美育的教育方针第23-25页
 第二节 改革开放时期第25-32页
  一、美育教育方针的重新确立第25-27页
  二、对音乐教育功能的再认识第27-28页
  三、国外教学法传入国内第28-30页
  四、作为文化的音乐教育第30-32页
 第三节 二十一世纪第32-36页
  一、21世纪音乐教育改革的背景第32-33页
  二、“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第33-34页
  三、新课标中的课程基本理念第34-36页
第三章 不同时期小学音乐教学大纲教材的比较分析第36-46页
 第一节 建国十七年至“文革”结束第36-39页
  一、教材建设的起步第36-37页
  二、教材编写逐步正规化第37-39页
 第二节 改革开放时期第39-42页
  一、教材建设的快速恢复第39-40页
  二、“一纲多本”的教材编写制度第40-42页
 第三节 二十一世纪第42-46页
  一、新课标对实验教材的编写要求第42-43页
  二、新课程实验教材的编写概况第43-44页
  三、新课程实验教材的特色第44-46页
第四章 不同时期小学音乐教学大纲教学实践的比较分析第46-56页
 第一节 建国十七年至“文革”结束第46-49页
  一、教学实践的初步探索第46-47页
  二、强调艺术实践的音乐教学第47-49页
 第二节 改革开放时期第49-51页
  一、教学方法的转变第49-50页
  二、开始重视师资培养第50-51页
 第三节 二十一世纪第51-56页
  一、对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探索第52-53页
  二、从音乐的听觉特征出发第53-54页
  三、存在的不足第54-56页
结语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59页
附录第59-63页
致谢第63-64页
人名索引第64-65页
个人简历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长江三角洲地区地方艺术节现象及政策研究--以沪、宁、杭三地为例
下一篇:对附中阶段声乐基础教学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