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6页 |
绪论 | 第6-10页 |
第一章 黄友葵的生平及其声乐教学思想的形成基础 | 第10-21页 |
·求学阶段—初入乐坛 展头角 尽显音乐天赋(1908--1933) | 第10-13页 |
·表演阶段—登上舞台 享盛誉 中国第一女高(1933--1938) | 第13-14页 |
·教学阶段—忠诚教育 献终生 一代声乐名家(1939之后) | 第14-19页 |
小结 | 第19-21页 |
第二章 黄友葵声乐教学思想核心内容 | 第21-33页 |
·强调民族性 | 第22-25页 |
·突出科学性 | 第25-29页 |
·重视时代性 | 第29-32页 |
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黄友葵声乐教学方法 | 第33-50页 |
·黄友葵声乐基础技术训练的基本观点 | 第33-36页 |
·黄友葵声乐教学的基本原则 | 第36-41页 |
·黄友葵声乐教学的方法特点 | 第41-49页 |
小结 | 第49-50页 |
第四章 黄友葵对中国声乐事业发展的贡献 | 第50-56页 |
·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声乐教学理论 | 第50-52页 |
·为中国声乐事业培养了众多人才 | 第52-53页 |
·给中国声乐事业发展带来了启示 | 第53-56页 |
结语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后记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