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水路运输论文--船舶工程论文--船舶原理论文--船舶结构力学论文

基于强度稳定综合理论的船体结构极限强度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21页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1-12页
   ·船体结构极限强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7页
     ·加筋板极限强度研究方法第12-14页
       ·解析法第12页
       ·有限元法及其经验公式第12-13页
       ·试验法及其经验公式第13-14页
     ·船体梁极限弯矩研究方法第14-16页
       ·直接计算法第14-15页
       ·逐步破坏法和有限元法第15页
       ·试验研究第15-16页
       ·递增塑性破坏法第16页
     ·船舶板架极限强度研究方法第16-17页
       ·直接计算法第16-17页
       ·有限元法第17页
   ·CTSS 方法的发展和现状第17-19页
   ·CTSS 方法的应用前景概述第19页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19-21页
第2章 强度稳定综合理论第21-46页
   ·衍生比例定律第21-30页
     ·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的数学形式第21-24页
     ·衍生比例定律原理第24-26页
     ·材料的切线模量因子曲线第26-29页
     ·切线模量因子曲线在船体结构规范的应用第29-30页
   ·梁柱结构的强度稳定综合理论研究第30-44页
     ·梁柱弯曲平衡方程和解第30-33页
     ·梁柱弯曲极限平衡状态第33-34页
     ·综合因子的取值与结构破坏模式的探讨第34-35页
     ·梁柱非线性稳定破坏时综合因子 n 的特点第35-37页
     ·实例计算第37-41页
     ·梁柱复杂弯曲的初参数解法第41-42页
     ·CTSS 方法与初参数方法的结果对比第42-43页
     ·CTSS 极限强度计算原理第43-44页
   ·模型实验原理第44-45页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3章 船体板的极限强度分析第46-63页
   ·筒形板的极限强度分析第47-48页
   ·矩形板的极限强度分析第48-53页
   ·矩形板极限强度解算的其它方法第53-55页
   ·单向受压高强钢简支板极限强度计算第55-57页
   ·含初始缺陷的钛合金双向受压简支板的试验比较第57-60页
   ·受组合载荷的矩形板极限强度计算第60-62页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4章 加筋板结构的极限强度分析第63-81页
   ·加筋板结构的特点第63-64页
   ·加筋板结构的破坏形式第64-75页
     ·梁柱形式的破坏第65-66页
     ·加强筋间板的破坏第66页
     ·加强筋面板的破坏第66-68页
     ·加强筋腹板的破坏第68-70页
     ·加筋板结构整体破坏第70-74页
     ·加筋板结构的极限强度第74-75页
   ·单向受压下船用高强度钢加筋板极限强度分析第75-78页
   ·组合载荷下外底加筋板的极限强度分析第78-80页
   ·本章小结第80-81页
第5章 板架结构的极限强度分析第81-93页
   ·板架结构的特点第81页
   ·板架结构的破坏形式第81-88页
     ·板架结构的梁柱破坏第82-86页
     ·板架结构纵桁间的加筋板破坏第86-88页
     ·板架纵桁的腹板破坏第88页
     ·板架结构整体破坏第88页
   ·横骨架式板架结构的破坏第88-89页
   ·底板板架极限强度的计算举例第89-92页
     ·龙骨梁柱破坏第90页
     ·龙骨间加筋板破坏第90-91页
     ·纵绗腹板破坏第91页
     ·板架的整体破坏第91-92页
   ·本章小结第92-93页
第6章 船体结构的总纵强度分析第93-105页
   ·NISHIHARA 箱型梁的极限弯矩分析第93-97页
   ·RECKLIN23 箱型梁的极限弯矩分析第97-101页
   ·DOWLING2 箱型梁的极限弯矩分析第101-104页
   ·本章小结第104-105页
第7章 潜水器耐压壳体的极限强度分析第105-114页
   ·弹性基础梁的极限强度第105-106页
   ·圆柱壳的极限强度计算第106-112页
     ·微分方程和解第106-109页
     ·圆柱壳综合因子 N 的取值第109页
     ·加肋圆柱壳的极限强度第109-110页
     ·高强钢加肋圆柱壳试验研究的对比分析第110-112页
   ·球壳的极限强度分析第112-113页
     ·球壳极限强度计算方法第112页
     ·钛合金 Ti-6Al-4V ELI 球壳的极限强度分析第112-113页
   ·本章小结第113-114页
结论第114-116页
参考文献第116-126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26-127页
致谢第127页

论文共12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弹性蛋白酶诱导兔囊性动脉瘤模型的建立及其病理学研究
下一篇:诗性与神性--论民国时期基督教文学的美学品格与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