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新的分配模式——边际贡献分成制》
| 前言 | 第1-8页 |
| 一. 企业分配中存在的问题 | 第8-12页 |
| ㈠.片面追求产量的倾向 | 第9页 |
| ㈡.对产品质量的重视不够 | 第9-10页 |
| ㈢.对成本控制不力 | 第10-11页 |
| ㈣.市场变化对分配带来的影响 | 第11-12页 |
| 二. 边际贡献分成制的理论构想 | 第12-17页 |
| ㈠.边际贡献的基本理论 | 第12-13页 |
| ㈡.边际贡献分成制构想 | 第13-15页 |
| ㈢.现行会计核算与边际贡献分成制的衔接 | 第15-17页 |
| 三. 建立边际贡献分成制模型 | 第17-19页 |
| 四. 分配模型中几个技术问题的处理原则 | 第19-22页 |
| ㈠.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的划分原则 | 第19页 |
| ㈡.内部结算价的制定原则 | 第19-20页 |
| ㈢.计划产量的设定原则 | 第20页 |
| ㈣.质量考核应注意的问题 | 第20页 |
| ㈤.车间挂钩分配收入的确定原则 | 第20-21页 |
| ㈥.考核奖惩问题的说明 | 第21页 |
| ㈦.其它费用的控制 | 第21-22页 |
| 五. 边际贡献分成制的实施 | 第22-25页 |
| ㈠.实施条件 | 第22-25页 |
| ㈡.实施过程中的修正与调节 | 第25页 |
| 六. 对边际贡献分成制的评价 | 第25-32页 |
| ㈠.GF公司实施效果及评价 | 第25-26页 |
| ㈡.对边际贡献分成制的模糊综合评价 | 第26-31页 |
| ㈢.边际贡献分成制的优缺点 | 第31-32页 |
| 七. 实施边际贡献分成制的意义 | 第32-36页 |
| 八. GF公司边际贡献分成制实例 | 第36-49页 |
| 九.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 十. 后记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