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问题学生”教学干预策略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前言 | 第7-15页 |
(一) 研究缘起及意义 | 第7-8页 |
(二) 文献综述 | 第8-12页 |
(三) 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 第12-15页 |
一、“问题学生”实质辨析 | 第15-21页 |
(一) 相关概念辨析 | 第15-16页 |
(二) 什么是“问题学生” | 第16-21页 |
二、中学“问题学生”学校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21-27页 |
(一) 中学“问题学生”的学校教育现状概述 | 第21-22页 |
(二) 对“问题学生”教育的几种错误认识 | 第22-24页 |
(三) 在“问题学生”教育中的几种错误作法 | 第24-27页 |
三、“问题学生”的类型及特征 | 第27-31页 |
(一) 分类维度思考 | 第27页 |
(二) 根据现象的分类 | 第27-31页 |
四、“问题学生”成因的多视角分析 | 第31-39页 |
(一) 社会学视角 | 第31-34页 |
(二) 心理学视角 | 第34-35页 |
(三) 文化学视角 | 第35-39页 |
五、学校及课堂干预的策略和措施 | 第39-57页 |
(一) 干预的理论基础 | 第39-41页 |
(二) 学校干预要素分析与常用的干预策略探讨 | 第41-49页 |
(三) 干预的具体操作 | 第49-50页 |
(四) 干预中的注意事项 | 第50-53页 |
(五) 干预的学校制度保障 | 第53-57页 |
结束语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5页 |
附录 | 第65-73页 |
后记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