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一部分 抑郁的认知理论与研究综述 | 第11-21页 |
1、引言 | 第11-12页 |
2、抑郁的认知理论综述及认知敏感性概念 | 第12-16页 |
3、抑郁认知的研究综述 | 第16-19页 |
4、青少年的抑郁认知研究 | 第19-21页 |
第二部分 研究的问题与设计概述 | 第21-23页 |
1、研究的基本问题与目标 | 第21页 |
2、研究假设 | 第21页 |
3、研究设计概述 | 第21-23页 |
第三部分 研究报告 | 第23-48页 |
研究报告一:自尊与抑郁 | 第23-33页 |
1、初测结果报告 | 第23-24页 |
2、外显自尊 | 第24-26页 |
·方法 | 第2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4-26页 |
3、内隐自尊 | 第26-30页 |
·方法 | 第26-2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8-30页 |
4、内外自尊距离 | 第30-32页 |
5、回归分析 | 第32-33页 |
6、小结 | 第33页 |
研究报告二:功能失调观念与抑郁、自尊 | 第33-37页 |
1、方法 | 第33-34页 |
2、结果与分析 | 第34-36页 |
3、功能失调观念对抑郁的回归分析 | 第36-37页 |
4、小结 | 第37页 |
研究报告三:认知-情绪调节策略与抑郁、自尊及功能失调观念 | 第37-48页 |
1、方法 | 第37-38页 |
2、结果与分析 | 第38-45页 |
3、回归分析 | 第45-47页 |
4、小结 | 第47-48页 |
第四部分 讨论 | 第48-54页 |
1、自我认知与抑郁 | 第48-50页 |
2、功能失调态度与抑郁、自尊 | 第50-52页 |
3、认知-情绪调节策略与抑郁、自尊及功能失调观念 | 第52页 |
4、认知敏感性机制、抑郁的认知敏感性机制 | 第52-54页 |
第五部分 总结论、研究展望与启示 | 第54-57页 |
1、总结论 | 第54页 |
2、研究展望 | 第54-56页 |
3、研究启示 | 第56-57页 |
附录一: 部分施测问卷 | 第57-59页 |
附录二: 本文修订后问卷 | 第59-61页 |
文献目录 | 第61-66页 |
后记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