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7页 |
·钢管混凝士结构的兴起 | 第8-10页 |
·钢管混凝土结构在国外的发展 | 第10-11页 |
·钢管混凝土结构在国内的发展 | 第11-13页 |
·钢管混凝土结构理论在我国的发展 | 第13-14页 |
·当前存在问题 | 第14-15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15-17页 |
第二章 钢管混凝土的基本工作性能 | 第17-28页 |
·钢管混凝土构件的特点 | 第17-19页 |
·钢管混凝土统一理论 | 第19-20页 |
·钢管和核心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关系模型 | 第20-22页 |
·钢材的应力-应变关系模型 | 第20-21页 |
·核心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关系模型 | 第21-22页 |
·钢管混凝土轴心受压时的荷载-变形关系分析 | 第22-23页 |
·钢管混凝土轴心受拉时的荷载-变形关系分析 | 第23-24页 |
·钢管混凝土受剪和受扭时的工作性能分析 | 第24页 |
·钢管混凝土纯弯构件的荷载-变形关系分析 | 第24-25页 |
·钢管混凝土压弯构件的荷载-变形关系分析 | 第25-26页 |
·各国设计规范的设计方法 | 第26-28页 |
第三章 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有限元分析 | 第28-57页 |
·有限元方法简介 | 第28-30页 |
·有限元软件ANSYS简介 | 第30-31页 |
·ANSYS非线性分析简介 | 第31-37页 |
·非线性问题的分类 | 第31-32页 |
·非线性问题的求解方法 | 第32-34页 |
·屈服准则和强化准则简介 | 第34-36页 |
·ANSYS中的非线性材料模型 | 第36-37页 |
·钢管混凝土模型的建立 | 第37-44页 |
·ANSYS单元的选取 | 第37-38页 |
·本构关系的选择 | 第38-39页 |
·钢管混凝土模型的验证 | 第39-40页 |
·钢框架梁柱截面初算 | 第40-41页 |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41-44页 |
·模态分析 | 第44-46页 |
·时程分析 | 第46-55页 |
·顶层位移时程分析 | 第47-51页 |
·El Centro波作用下结构项层位移时程分析 | 第47-49页 |
·迁安波作用下结构顶层位移时程分析 | 第49-51页 |
·最大层间位移角分析 | 第51页 |
·顶层加速度时程分析 | 第51-55页 |
·El Centro波作用下结构顶层加速度时程分析 | 第51-53页 |
·迁安波作用下结构顶层加速度时程分析 | 第53-55页 |
·小结 | 第55-57页 |
第四章 橡胶垫在支撑系统中的应用 | 第57-75页 |
·概述 | 第57-58页 |
·建筑结构基础隔震技术简介 | 第58-63页 |
·基础隔震的一般原理 | 第58-59页 |
·隔震系统的组成 | 第59-60页 |
·叠层橡胶支座的基本性能 | 第60-62页 |
·铅芯橡胶支座性能简介 | 第62页 |
·橡胶垫隔震技术的不足 | 第62-63页 |
·结构消能减震设计简介 | 第63-65页 |
·结构消能减震原理 | 第63页 |
·结构消能减震体系的分类 | 第63-65页 |
·结构消能减震建筑的特点和优越性 | 第65页 |
·橡胶垫在支撑系统中的应用 | 第65-73页 |
·分析方法 | 第66-67页 |
·水平地震作用下结构侧移分析 | 第67页 |
·地震作用下结构时程分析 | 第67-73页 |
·顶层位移时程分析 | 第67-71页 |
·最大层间位移角分析 | 第71页 |
·项层加速度时程分析 | 第71-73页 |
·加速度包络图分析 | 第73页 |
·小结 | 第73-75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5-78页 |
·全文总结 | 第75-76页 |
·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的研究 | 第75页 |
·框架-橡胶支撑结构的研究 | 第75-76页 |
·展望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1页 |
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