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2页 |
·引言 | 第11-13页 |
·菠萝及其概况 | 第11-12页 |
·菠萝浓缩汁生产现状 | 第12-13页 |
·果汁褐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酶促褐变 | 第14-15页 |
·非酶促褐变 | 第15-18页 |
·菠萝浓缩汁加工工艺过程中褐变情况 | 第18-20页 |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课题研究目标 | 第20-21页 |
·课题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第二章 菠萝浓缩汁带皮榨汁生产中褐变主要原因分析 | 第22-36页 |
·材料、试剂与设备 | 第22-23页 |
·材料 | 第22页 |
·主要试剂 | 第22-23页 |
·主要设备 | 第23页 |
·检测方法 | 第23-26页 |
·总酚的测定 | 第23-24页 |
·原花青素的测定 | 第24页 |
·叶绿素含量测定 | 第24-25页 |
·用HPLC测定菠萝皮、果肉、果心的酚类 | 第25页 |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测定 | 第25-26页 |
·褐变指数BI的测定 | 第26页 |
·色值测定 | 第2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6-35页 |
·菠萝中总酚对菠萝浓缩汁褐变的影响 | 第26-27页 |
·原花青素对菠萝浓缩汁褐变的影响 | 第27-29页 |
·叶绿素对菠萝浓缩汁褐变的影响 | 第29-30页 |
·菠萝皮、果肉、果心的酚类物质含量的情况 | 第30-35页 |
·结论 | 第35-36页 |
第三章 菠萝浓缩汁生产过程中褐变动态分析 | 第36-47页 |
·材料与试剂 | 第36-38页 |
·材料 | 第36-37页 |
·试剂 | 第37页 |
·仪器 | 第37-38页 |
·测定方法 | 第38-39页 |
·总酚的测定 | 第38页 |
·原花青素的测定 | 第38页 |
·花色苷测定 | 第38页 |
·褐变指数的测定 | 第38页 |
·5-羟甲基糠醛(5-HMF)测定 | 第38-39页 |
·菠萝浓缩汁生产过程中酚类物质的测定 | 第3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9-46页 |
·菠萝浓缩汁生产中总酚含量的变化 | 第39-40页 |
·菠萝浓缩汁生产中原花青素含量的变化 | 第40-41页 |
·菠萝浓缩汁生产中花色苷含量的变化 | 第41-42页 |
·菠萝浓缩汁生产中褐变指数的变化 | 第42-43页 |
·Maillard反应对菠萝浓缩汁加工的影响 | 第43-45页 |
·用HPLC检测去皮榨汁及带皮榨汁加工过程中酚类物质的变化 | 第45-46页 |
·结论 | 第46-47页 |
第四章:酚类化学氧化模拟实验的研究 | 第47-63页 |
·材料及设备 | 第47-48页 |
·材料与试剂 | 第47-48页 |
·试验设备 | 第48页 |
·试验方法 | 第48-50页 |
·氧化体系用溶液: | 第48页 |
·酚类化学氧化 | 第48-49页 |
·HPLC取样 | 第49页 |
·HPLC测定氧化产物 | 第49-50页 |
·褐变指数BI的测定 | 第50页 |
·色差值的测定 | 第50页 |
·实验结果 | 第50-62页 |
·单酚化学氧化模拟实验的结果 | 第50-57页 |
·混合酚类化学氧化模拟实验的结果 | 第57-62页 |
·结论 | 第62-63页 |
第五章 树脂吸附法控制褐变的研究 | 第63-72页 |
·材料、试剂与设备 | 第63-65页 |
·材料 | 第63-64页 |
·主要试剂 | 第64页 |
·主要设备 | 第64-65页 |
·实验方法 | 第65-66页 |
·大孔树脂的预处理和再生 | 第65页 |
·检测方法 | 第65页 |
·树脂静态吸附试验 | 第65-66页 |
·树脂动态吸附试验 | 第66页 |
·树脂吸附前后菠萝汁中小分子酚类的检测 | 第66页 |
·树脂吸附对菠萝浓缩汁褐变控制情况的研究 | 第6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6-71页 |
·不同树脂对菠萝汁中多酚物质的吸附性能 | 第66-68页 |
·LSA-8树脂动态吸附试验 | 第68-69页 |
·LSA-8树脂吸附前后菠萝汁中小分子酚类情况 | 第69-70页 |
·树脂吸附对菠萝浓缩汁褐变控制情况的研究 | 第70-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2-74页 |
·结论 | 第72-73页 |
·展望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与学术论文发表情况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