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语义、词汇、词义(训诂学)论文--古代词汇论文

东汉石刻砖瓦等民俗性文字资料词汇研究

中文摘要第1-12页
ABSTRACT第12-16页
緒論第16-40页
 第一節 “民俗性”界定與材料介紹第16-26页
  一、“民俗性”界定第16-17页
  二、材料介绍第17-26页
  三、材料的使用第26页
 第二節 東漢民俗性實物文字资料詞彙研究的價值和意義第26-29页
  一、選擇東漢的意義第26-28页
  二、選擇民俗性實物文字资料的意義第28页
  三、詞彙研究的意義第28-29页
 第三節 東漢民俗性實物文字资料詞彙研究現状第29-37页
  一、東漢詞彙研究概述第29-36页
  二、民俗性實物文字资料研究現状第36-37页
 第四節 東漢民俗性實物文字资料詞彙研究的思路與方法第37-40页
  一、研究思路第37-38页
  二、研究方法第38-39页
  三、幾點說明第39-40页
第一章 東漢民俗性實物文字资料的詞彙構成第40-50页
 第一節 幾個理論問题的探討第40-46页
  一、“字”與“詞”的關係問题第40-41页
  二、字與單音詞的關係第41-42页
  三、複音詞與詞組的區別第42-46页
 第二節 東漢民俗性實物文字资料詞彙構成第46-48页
 第三節 漢漢民俗性實物文字资料詞彙特點第48-50页
第二章 東漢民俗性實物文字资料複音詞研究第50-87页
 第一節 複音詞的分佈情況第50-52页
  一、音節分佈第50页
  二、詞類分佈第50-51页
  三、結構分佈第51-52页
 第二節 聯合式複音詞第52-63页
  一、語義方面的考察第52-59页
  二、詞性方面的考察第59-63页
 第三節 偏正式複音詞第63-70页
  一、修飾語素與中心語素的意義關係考察第63-66页
  二、詞性方面的考察第66-70页
 第四節 動賓式第70-71页
 第五節 主謂式第71-73页
 第六節 補充式第73-74页
 第七節 附加式第74-76页
  一、前附式第74-75页
  二、後附式第75-76页
 第八節 其他構詞法第76-80页
  一、重叠式第76-77页
  二、單純詞第77页
  三、綜合式第77-80页
 第九節 東漢民俗性實物文字資料複音詞在漢語複音化進程中的地位第80-87页
第三章 東漢民俗性實物文字资料詞語考釋第87-121页
 第一節 一般詞語考釋第87-105页
  1、黃母 皇母第87-90页
  2、別解第90-91页
  3、舊閱第91-92页
  4、錢千無五十第92-93页
  5、重復、鈎挍、拘伍第93-100页
  6、比介第100-102页
  7、母人第102-103页
  8、容田第103-105页
 第二節 專類詞語考釋第105-117页
  9、黄神第105-110页
  10、天光第110-111页
  11、擊犆卿第111-112页
  12、大山君第112-113页
  13、鈆人、鉛人;蜜人第113-114页
  14、人參第114-115页
  15、立制、牡蠣第115-116页
  16、蒿里第116-117页
 第三節 固定用語考釋第117-121页
  17、移殃去咎第117页
  18、生死異路、生死異處、死生異處第117-118页
  19、死生異簿第118-119页
  20、生人得九,死人得五第119-121页
第四章 東漢民俗性實物文字资料詞語研究與大型語文辭書的編纂第121-160页
 第一節 新詞新義問題第121-123页
  (一) 目前關於新詞新義問題的討論第121-122页
  (二) 我們的觀點與做法第122-123页
 第二節 補充東漢書證第123-134页
 第三節 提前書證第134-144页
 第四節 補充義項第144-150页
 第五節 增補詞目第150-160页
第五章 東漢民俗性實物文字資料用字現象調查第160-185页
 第一節 “讀為字”考察第160-177页
  一、所見通假字、古今字整理第161-176页
  二、所見通假現象分析第176-177页
 第二節 異體字研究第177-183页
  一、所見異體字整理第178-182页
  二、所見異體字分析第182-183页
 第三節 錯字第183-185页
结束語第185-186页
参考文献第186-197页
附錄第197-258页
 附錄一:詞語總目第197-211页
 附錄二:構詞法情況匯總第211-217页
 附錄三:詞語索引第217-223页
 附錄四:相關研究成果第223-258页
後記第258-259页

论文共2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鄂尔多斯盆地中央古隆起东坡古生界测井储层评价
下一篇:高超声速气动热工程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