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一、义务教育的概念 | 第11-17页 |
(一) 义务教育的特点 | 第11-12页 |
1. 法律保障性 | 第11-12页 |
2. 强迫性 | 第12页 |
3. 无偿性 | 第12页 |
4. 平等性 | 第12页 |
5. 灵活多样性 | 第12页 |
(二) 我国近代义务教育的分期 | 第12-17页 |
1. 义务教育的酝酿与发端(1904—1912 年) | 第13页 |
2. 犹豫徘徊期(1912—1927 年) | 第13-15页 |
3. 努力发展期(1928—1945 年) | 第15-17页 |
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义务教育 | 第17-31页 |
(一)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义务教育学制 | 第17-20页 |
1. 六年、四年制小学 | 第17-18页 |
2. 短期小学 | 第18-19页 |
3. 四年制中心国民学校 | 第19-20页 |
(二) 义务教育的师资养成 | 第20-26页 |
1. 简易师范 | 第20-21页 |
2. 短期师资培训班 | 第21-22页 |
3. 改良塾师 | 第22-23页 |
4. 检定小学教师资格 | 第23-26页 |
(三) 义务教育的经费筹集 | 第26-31页 |
1. 义务教育经费中央财政拨款 | 第27-28页 |
2. 地方政府调拨义务教育经费 | 第28-31页 |
三、义务教育的行政管理与督导 | 第31-36页 |
(一) 义务教育的行政管理 | 第31-34页 |
1. 大学区制 | 第31页 |
2. 三级行政管理体系 | 第31-33页 |
3. 义务教育的专设机关 | 第33-34页 |
(二) 义务教育的督导 | 第34-36页 |
1. 对义务教育的督导 | 第34-35页 |
2. 对国民教育的督导 | 第35-36页 |
四、南京国民政府义务教育实绩 | 第36-49页 |
(一) 江苏省 | 第36-39页 |
1. 教育经费的筹集 | 第36-37页 |
2. 师资力量的培养 | 第37-38页 |
3. 江苏省义务教育的特点 | 第38-39页 |
(二) 山西省 | 第39-42页 |
1. 教育经费的筹集 | 第41页 |
2. 师资力量的培养 | 第41-42页 |
3. 山西省义务教育的特点 | 第42页 |
(三) 广西省 | 第42-43页 |
1. 国民基础教育 | 第42-43页 |
2. 国民基础教育取得的成绩 | 第43页 |
(四) 广东省 | 第43-49页 |
1. 教育经费的筹集 | 第45-46页 |
2. 师资力量的培养 | 第46页 |
3. 教师待遇 | 第46-48页 |
4. 私立小学和私塾的大量存在 | 第48-49页 |
结语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后记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