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5页 |
·糖蜜酒精废液色素中抗氧化活性物质的研究 | 第11-12页 |
·天然抗氧化剂—多酚类化合物 | 第12-23页 |
·多酚类化合物的分类 | 第12-13页 |
·多酚类化合物的性质 | 第13-14页 |
·多酚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 第14-15页 |
·多酚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机理 | 第15-16页 |
·抗氧化活性的评价 | 第16-19页 |
·天然产物的提取分离及鉴定的方法 | 第19-21页 |
·多酚类化合物的研究现状 | 第21-23页 |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 第23-25页 |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23-24页 |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第二章 糖蜜酒精废液中酚类物的提取 | 第25-36页 |
·实验材料 | 第25页 |
·实验方法 | 第25-27页 |
·浸提方法 | 第25-26页 |
·糖蜜酒精废液中酚类物含量的测定 | 第26-27页 |
·单因素实验 | 第27-28页 |
·乙醇浓度对提取率的影响 | 第27页 |
·浸提温度对提取率的影响 | 第27页 |
·浸提时间对提取率的影响 | 第27页 |
·固液比对提取率的影响 | 第27-28页 |
·浸提次数的选择 | 第28页 |
·正交实验设计 | 第28页 |
·酚类色素的溶解性 | 第28页 |
·添加回收实验 | 第28页 |
·酚类物的定性鉴定 | 第28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28-35页 |
·标准曲线的制备 | 第28-29页 |
·乙醇的浓度对提取率的影响 | 第29-30页 |
·温度对提取率的影响 | 第30页 |
·浸提时间对浸提率的影响 | 第30-31页 |
·固液比对浸提率的影响 | 第31页 |
·浸提次数对浸提率的影响 | 第31-32页 |
·正交实验确定提取的最佳条件 | 第32-33页 |
·添加回收实验 | 第33页 |
·在最佳条件下提取酚类色素 | 第33-34页 |
·酚类色素水溶性实验 | 第34页 |
·酚类物的定性鉴定 | 第34-35页 |
·结论 | 第35-36页 |
第三章 酚类色素的纯化 | 第36-46页 |
·实验材料 | 第36-37页 |
·实验方法 | 第37-39页 |
·膜纯化酚类色素的研究 | 第37页 |
·聚酰胺纯化酚类色素的研究 | 第37-3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9-44页 |
·膜纯化酚类色素的研究 | 第39-40页 |
·聚酰胺纯化酚类色素的研究 | 第40-44页 |
·结论 | 第44-46页 |
第四章 糖蜜酒精废液酚类物抗氧化性能的研究 | 第46-56页 |
·实验材料 | 第46-47页 |
·试验方法 | 第47-50页 |
·酚类物对油脂的抗氧化效果 | 第47-48页 |
·酚类物清除羟自由基(·OH)实验 | 第48-49页 |
·酚类物清除DPPH·实验 | 第49页 |
·酚类色素对以Fe~(2+)催化亚油酸过氧化体系抗氧化性的测定 | 第49-5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0-55页 |
·酚类物对花生油抗氧化效果的研究 | 第50页 |
·酚类物清除羟自由基(·OH)实验 | 第50-51页 |
·酚类色素对DPPH.清除实验 | 第51-54页 |
·酚类色素对以Fe~(2+)催化亚油酸脂质过氧化体系的抗氧化作用 | 第54-55页 |
·结论 | 第55-56页 |
第五章 糖蜜酒精废液酚类物的分析方法研究 | 第56-6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6-57页 |
·实验方法 | 第57-58页 |
·紫外光谱检测 | 第57页 |
·红外光谱检测 | 第57页 |
·酚类色素分离物中组分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 第57-5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8-62页 |
·紫外光谱分析 | 第58-59页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59-60页 |
·高效液相分析 | 第60-62页 |
·结论 | 第62-63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3-65页 |
一、结论 | 第63-64页 |
二、创新之处 | 第64页 |
三、展望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