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论文--青少年心理学论文

艺术专业与非艺术专业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比较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部分 课题研究的文献综述第10-21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10-13页
 二、概念的界定第13-14页
  (一) 艺术专业大学生与非艺术专业大学生的定义第13页
  (二) 主观幸福感的定义第13-14页
  (三) 主观幸福感的特点第14页
 三、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综述第14-20页
  (一) 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理论研究第14-16页
  (二) 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研究第16-19页
  (三) 艺术专业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综述第19-20页
 四、研究目的第20-21页
第二部分 研究方式第21-22页
 一、研究方法第21页
 二、研究对象第21页
 三、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第21-22页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第22-39页
 一、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整体现状第22页
 二、艺术专业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现状第22-23页
 三、非艺术专业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现状第23页
 四、艺术专业与非艺术专业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差异研究第23-39页
  (一) 艺术专业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性别差异第24页
  (二) 非艺术专业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性别差异第24-26页
  (三) 艺术专业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城乡差异第26页
  (四) 非艺术专业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城乡差异第26-28页
  (五) 艺术专业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年级差异第28-29页
  (六) 非艺术专业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年级差异第29-32页
  (七) 独生子女与否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第32-34页
  (八) 月生活开支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第34-37页
  (九) 父母受教育程度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第37-39页
第四部分 分析与讨论第39-48页
 一、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总体分析第39-40页
  (一) 艺术专业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分析第39-40页
  (二) 非艺术专业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分析第40页
 二、艺术专业与非艺术专业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差异的原因分析第40-43页
  (一) 繁重的课业负担影响较大第40-41页
  (二) 专业发展的瓶颈受先天条件限制难以突破第41页
  (三) 社会认识误区的影响也不小第41-42页
  (四) 就业压力巨大的负面影响第42-43页
  (五) 课余可自由支配时间较少的影响第43页
 三、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城乡差异分析第43-44页
  (一) 艺术专业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城乡差异分析第43页
  (二) 非艺术专业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城乡差异分析第43-44页
 四、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年级差异分析第44-45页
  (一) 艺术专业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年级差异分析第44页
  (二) 非艺术专业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年级差异分析第44-45页
 五、独生子女与否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分析第45-46页
  (一) 独生子女与否对艺术专业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分析第45页
  (二) 独生子女与否对非艺术专业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分析第45-46页
 六、月生活开支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分析第46-47页
  (一) 月生活开支对艺术专业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分析第46页
  (二) 月生活开支对非艺术专业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分析第46页
  (三) 相同月生活开支的艺术专业大学生和非艺术专业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差异分析第46-47页
 七、父母受教育程度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分析第47-48页
  (一) 父母受教育程度对艺术专业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分析第47页
  (二) 父母受教育程度对非艺术专业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分析第47-48页
第五部分 结论与建议第48-54页
 一、结论第48-50页
 二、建议第50-54页
  (一) 认知方面的对策第50-51页
  (二) 情感方面的培养对策第51-54页
第六部分 研究展望第54-55页
 一、关于艺术专业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研究第54页
 二、关于艺术专业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产生机制研究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8页
附录第58-63页
致谢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东莞市农村小学教师专业成长途径的研究--基于行动研究的视角
下一篇:问题探究教学模式在职校新闻理论课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