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页 |
英文摘要 | 第4-8页 |
第一章 引论 | 第8-16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本问题的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缺乏坚实的理论根据 | 第10页 |
·过分强调量化评价 | 第10-11页 |
·高校教师评价指标体系问题 | 第11页 |
·只注重对教师人力资源评价,忽视人力资源管理 | 第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 第14-15页 |
·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 | 第14-15页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5页 |
·本文的框架结构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河北省高等院校外语教师人力资源管理现状研究 | 第16-23页 |
·调查对象与调查方法 | 第16-18页 |
·河北省高校外语教师人力资源的实证调查 | 第18-23页 |
·高校外语教师业务能力方面的调查 | 第18-19页 |
·高校外语教师对绩效考核与薪酬评价 | 第19-20页 |
·学生角度的实证调查 | 第20-21页 |
·河北省高校外语教师人力资源管理现状总结 | 第21-23页 |
第三章 高校外语教师人力资源评价概述 | 第23-33页 |
·高校外语教师人力资源评价的内涵 | 第23-24页 |
·人力资源评价的内涵 | 第23页 |
·人力资源评价的功能 | 第23-24页 |
·高校外语教师人力资源评价的原则 | 第24-27页 |
·科学性原则 | 第24页 |
·系统优化原则 | 第24-25页 |
·通用可比原则 | 第25页 |
·实用性原则 | 第25-26页 |
·目标导向原则 | 第26页 |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 | 第26页 |
·必须注意与整个学校团队绩效的相关性 | 第26-27页 |
·高校外语教师人力资源评价指标的设计步骤和方法 | 第27-30页 |
·高校外语教师人力资源评价指标的设计步骤 | 第27-28页 |
·高校外语教师人力资源评价指标的设计方法 | 第28-30页 |
·高校外语教师人力资源评价的特殊性 | 第30-33页 |
·高校英语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特殊性 | 第30-32页 |
·对教师劳动成果评价标准的不统一性 | 第32-33页 |
第四章 高校外语教师人力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3-48页 |
·高校外语教师人力资源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第33-40页 |
·基本素质指标 | 第35-37页 |
·过程评价 | 第37-38页 |
·教学科研结果评价 | 第38-40页 |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 第40-43页 |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的常用方法 | 第40-42页 |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分析 | 第42-43页 |
·AHP 方法计算指标权重系数程序 | 第43-48页 |
·AHP 方法概述 | 第43-44页 |
·AHP 方法基本思路 | 第44页 |
·AHP 方法的基本步骤 | 第44-48页 |
第五章 高校外语教师人力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实证检验 | 第48-54页 |
·运用AHP 方法测算人力资源评价指标体系效果 | 第48-52页 |
·AHP 方法确定指标权重 | 第48-49页 |
·指标体系数据的获取 | 第49-50页 |
·测算过程 | 第50-51页 |
·人力资源评价结果分析 | 第51-52页 |
·评价结果的应用 | 第52-54页 |
·岗位聘任 | 第52页 |
·职位晋升 | 第52-53页 |
·考核奖励 | 第53页 |
·惩罚 | 第53页 |
·培训进修 | 第53-54页 |
第六章 高校外语教师人力资源评价政策建议 | 第54-57页 |
·确保管理层的高度重视 | 第54页 |
·设立并规范高校教师人力资源评价专门机构 | 第54-55页 |
·有效组织评价培训 | 第55页 |
·高校外语教师人力资源评价结果与薪酬体系挂钩 | 第55-56页 |
·高校外语教师人力资源评价制度化 | 第56-57页 |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附录 | 第62-64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