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前言 | 第11-18页 |
1 牡蛎简介 | 第11-13页 |
2 多糖的研究进展 | 第13-18页 |
·多糖的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 第14-17页 |
·多糖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17-18页 |
第一章 牡蛎多糖的分离提取及总糖含量的测定 | 第18-26页 |
1 试验材料、试剂和仪器 | 第18页 |
·试验材料和试剂 | 第18页 |
·试验仪器 | 第18页 |
2 试验方法 | 第18-20页 |
·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牡蛎多糖提取的单因素试验 | 第19页 |
·牡蛎多糖最佳提取条件 | 第19页 |
·牡蛎多糖含量的测定 | 第19-20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0-25页 |
·提取条件对牡蛎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 第20-22页 |
·正交试验结果 | 第22-24页 |
·多糖含量测定 | 第24-25页 |
4 小结 | 第25-26页 |
第二章 牡蛎多糖的分离纯化 | 第26-32页 |
1 试验材料、试剂和仪器 | 第26-27页 |
·试验材料和试剂 | 第26页 |
·试验仪器 | 第26-27页 |
2 试验方法 | 第27-28页 |
·牡蛎粗多糖的纯化 | 第27-28页 |
·牡蛎多糖纯度鉴定 | 第28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8-32页 |
·牡蛎多糖的纯化 | 第28-29页 |
·牡蛎多糖的纯度的鉴定 | 第29-32页 |
第三章 牡蛎多糖理化性质和结构的初步研究 | 第32-39页 |
1 试验材料、试剂和仪器 | 第32页 |
·试验材料和试剂 | 第32页 |
·试验仪器 | 第32页 |
2 试验方法 | 第32-34页 |
·多糖的理化性质鉴定 | 第32-33页 |
·紫外光谱分析 | 第33页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33页 |
·单糖组成测定 | 第33-34页 |
3 结果分析 | 第34-38页 |
·牡蛎多糖OPS-IIb 的理化性质鉴定 | 第34页 |
·牡蛎多糖OPS-IIb 紫外吸收光谱 | 第34-35页 |
·牡蛎多糖OPS-IIb 红外光谱分析 | 第35-36页 |
·牡蛎多糖单糖组成分析 | 第36-38页 |
4 讨论和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牡蛎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 第39-44页 |
1 试验材料、试剂和仪器 | 第39页 |
·试验材料和试剂 | 第39页 |
·试验仪器 | 第39页 |
2 试验方法 | 第39-41页 |
·牡蛎多糖对·OH 的清除率的测定 | 第39-40页 |
·牡蛎多糖对O_2~- ·的清除率的测定 | 第40页 |
·牡蛎多糖对H_2O_2 诱导红细胞氧化溶血的影响 | 第40页 |
·牡蛎多糖体外抗肝组织自发性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 第40-41页 |
·数据分析 | 第41页 |
3 结果 | 第41-43页 |
·牡蛎多糖对·OH 的清除作用 | 第41页 |
·牡蛎多糖对O_2~.~-的清除作用 | 第41-42页 |
·牡蛎多糖对H_2O_2 诱导红细胞氧化溶血作用的影响 | 第42页 |
·牡蛎多糖体外抗肝组织自发性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 第42-43页 |
4 讨论和小结 | 第43-44页 |
第五章 牡蛎多糖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 第44-47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44页 |
·试验材料和试剂 | 第44页 |
·试验仪器 | 第44页 |
2 试验方法 | 第44-45页 |
·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实验 | 第44页 |
·碳廓清实验 | 第44-45页 |
3 结果 | 第45-46页 |
4 讨论与小结 | 第46-47页 |
总结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5页 |
缩略词表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页 |